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掀起了根据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风。以艾思奇、杨松、和培元为代表的延安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阐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中国化之路径,同时他们批判地改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结合提供历史文化的根据。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引领了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和文化大众化运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广大农村,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确立恰当的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7月9日,庄严的法槌重重地敲下,历时4年多的福建省霞浦县海岛乡9名乡、村干部贪污国家机动渔船燃油补贴和收受非法捕捞好处费窝案宣告结案。最终,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以贪污罪和受贿罪对孙钦光等9人作出一至三年不等有期徒刑的终审判决。目前,这9人已被开除党籍。这桩案件缘起冒领燃油补贴,事件还要回溯到2006年。当时,国家农业部在全国普遍实施机动渔船燃油补贴政策,目的是缓解燃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对现代政策议程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议程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作为信息的社会问题由社会领域传输到政治领域的过程,而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对政策议程产生的显著性改造。网络的参与缩短了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为政策议程的建立提供了虚拟信息源,实现了虚拟参与、虚拟接触、虚拟讨论和虚拟调查,从而拉近了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政策议程的整个过程,然而,网络对政策议程的改造并不全是积极的,它还有可能带来网意替代民意、虚假信息干扰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在广大农村,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确立恰当的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6.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现代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保障公民知情权,有助于促进政治参与,完善社会监督。现实中,政府掌握着大量公共信息资源,信息控制加剧资源供需失衡,容易形成利益部门化。消解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障碍,必须促进其所有权由政府向社会让渡,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战后,美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包括正确界定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重视制度衔接,强化外部监督,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网络流行语作为青年群体网络交流的主要语言,对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群体的增加,网络流行语呈现"野蛮生长"的态势。对此,必须要清楚认识当下网络流行语的时代特点,合理把握并利用网络流行语,进而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实现其他政治权利的重要条件。而传统体制惯性作用下政府部门控制信息的内在偏好不利于公众及时获取信息。消解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障碍,保障公民知情权,必须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综观世界各国,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起步较早,制度化水平高,发展更为完备。在实践中,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重视制度衔接,明确公开范围,完善公开方式,强化外部监督等。  相似文献   
9.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而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确立恰当的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作为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政治文明和公民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是促使公共信息资源使用权向社会回归。在这个过程中,公开信息的动力和阻力并存,共同作用于政府,构成了一个以政府为受力点,动力和阻力相互博弈的力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力场转换,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强化社会监督,抑制政府的自利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均衡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