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谢友倩 《唯实》2010,(1):38-44
考察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秩序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理性作为一种权衡与选择能力是社会秩序构建的基础和动力。以契约理性、利益理性和科技理性为代表的西方工具理性是现代工业社会秩序的核心支柱,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森严的金字塔式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朝内价值体系下的伦理和审美文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秩序中缺乏工具理性因素。现代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中国来说需要的是一套既符合中国自身特点又能适应当下全球社会发展特征的复合理性。只有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自然理性的有机结合才是现代工业以及后工业社会维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理想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2.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风险是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风险社会"的出现正在从制度上和文化上影响和改变着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将矛头指向资本扩张的贪婪本质和割裂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冷冰冰的工具理性。虽然资本逻辑对于中国的影响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非但没能远离风险社会,可能在应对风险社会上还会遇到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艰难的问题。但是,"避风险、求和谐"是中国人数千年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中国传统思想中应运而生的除了"爱人"还有"爱自然",注重人文关怀,讲求天人和谐等,由此我们相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于治理风险社会、防御现代性风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贝克以后工业社会中的风险关系即个体化取代工业社会的阶级关系,由此构建了其不同于马克思阶级社会理论的风险社会理论。这一理论虽然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受制于其自身的逻辑矛盾,无法摆脱在风险关系和阶级关系上所陷入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5.
谢友倩 《唯实》2011,(1):48-52
哈贝马斯对意识哲学的批判反映了西方哲学史上认识论哲学与语言分析哲学错综复杂的关系。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论中最核心的两个范畴—~交往理性和生活世界批判意识哲学中的先验主体与对象世界的两极对抗。虽然作为新意识哲学的现象学也提出过交互主体性与生活世界概念,但其在本质上有别于哈贝马斯基于交往行为理论之上的交往理性与生活世界概念。  相似文献   
6.
谢友倩 《唯实》2012,(1):37-42
狄尔泰认为,想象的独特成就与其说是综合的,不如说是分析的:综合的想象力在康德那里的分析是多余且没有实质意义的,把综合功能加在想象力之上使康德陷入知性范畴、统觉和先验的想象力三者之间的混乱关系,也是导致在他那里作为中介功能的想象力处于尴尬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狄尔泰建议,对认知想象力的分析应该借鉴描述心理学的方法,解剖它的动态的生成结构。由此,狄尔泰提出了诗意想象力,开启了想象力从认知品格向生命品格过渡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谢友倩  徐峰 《唯实》2007,1(4):36-40
20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国相继着手建立针对各类风险的预防和预警系统,全球进入世界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本质上体现的是资本关系肆无忌惮的膨胀,只有彻底批判资本逻辑,世界才能脱离风险漩涡而获得平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治理风险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要全面平衡风险社会中的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须借用资本资金的力量壮大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须摒弃资本逻辑,建立公平正义、民主透明、稳定有序,各方面都能形成基本价值认同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谢友倩 《唯实》2009,(11):36-4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两版范畴先验演绎和图型论中规定了先验的想象力作为认知过程的一个必要功能——具有积极地建构经验对象的能力。胡塞尔对于想象的现象学分析超越了康德先天逻辑构造对象这一模式,他的想象与纯粹内时间意识的体验紧密相关。胡塞尔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作为先验逻辑设定的想象改造为在时间中纯粹构造自身的现象学的想象,它与感知一起构成直观为一切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