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谷士刚 《学理论》2010,(1):37-39
政治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分析目前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的种种因素,同时对照我国现有的维持稳定的各种主要资源可知,当前我国政治局势是能够保持总体性稳定的,但也存在一定影响长期稳定的不利因素,对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策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支柱,其现实体现则为"人民主体"与"公正本位".目前,"人民主体"与"公正本位"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和谐价值观范型的建构与规制乃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族主义包括网络空间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行为,是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新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在内,也有现实影响于中,它的突出特征是理性和非理性的高度交织,具有突发性、反应性以及鲜明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宪法惯例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法律现象,在各国宪政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是宪法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宪政的精神所在,是制定成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而在成文宪法国家,宪法惯例补充、完善、引导着宪法的发展。中国学者封此专门研究并不多,政治学界及宪法学界尚未封相关问题产生共识,封宪法惯例的涵义以及价值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中国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重读《共产党宣言》 ,联系我们党的过去和现在 ,更加明确地认识到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