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赵声馗 《前沿》2009,(12):106-110
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典型的血缘维系的自主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经验。从以多元主体为核心的当代治理变革背景来看,家支治理经验对凉山彝族乡村治理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民族认同性的价值,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弊端。借鉴社会科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家支的治理经验,可以为建构凉山彝族乡村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政府失灵”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失灵”是优化政府治理,实现“善治”目标的一大难题。借鉴公共选择理论,以政府官员的“经济人”利己动机为着眼点来分析“政府失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为解决“政府失灵”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3.
赵声馗 《学理论》2009,(25):54-55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人的社会化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犹为突出。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握网络时代背景下人的社会化的新特点,认识网络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利用网络来促进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待民族乡村治理中的传统治理资源,以扬弃的态度来创造性地重构民族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从而实现民族乡村善治,这是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蚁族"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一问题说明了"蚁族"青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需要解决,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影响到我国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和谐发展。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从"信任"、"规范"及"网络"的视角来分析"蚁族"现象,从而探索解决"蚁族"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昭通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重点扶贫区,通过对昭通部分地区农民工进行的相关抽样调查,可知造成昭通农民工回流有其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但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出现了以收入为根本的生存危机。因此,贫困地区农民工的外出推力是巨大的,而外出还是返乡则是农民工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一个理性选择,农民工回流并不构成贫困地区农民工的主要态势,需要全社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才能智慧地把农民工能量转化为推动城乡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当前关乎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涉及到人民生命的安危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其公共性表现较为明显。因此,从善治理论的视角来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出来的是监管主体单一的问题,而多元化合作治理则是对食品安全公共性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公共性等特点。这些年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过程中,随着众多社会主体的参与,逐渐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力量共同治理的模式,这一模式显现出多元治理的特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