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倡扬社会互助的道德追求,本文认为应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以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2.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行政应急法律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安全事件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亟须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事件.与常态管理不同,在对社会安全事件的行政应急管理中,行政权力被以各种不同方式的集中而得以强化,行政机关的处置权和自由裁量权也将增多.行政机关通过行使行政紧急权,综合运用多种行政应急措施以控制和消除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进行评析,并阐述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具体内容,由此而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钱蘅  赵楠楠 《法制与社会》2011,(31):187-188
乞讨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的“顽疾”有非常多的乞讨儿童是跟着父母乞讨或者被父母出租给了职业乞讨者。其中还有一部分乞丐儿童是被拐卖的失踪儿童。解救乞讨儿童不仅解救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而是让所有的乞讨儿童,从乞讨的生活状态中解救出来。当被拐卖的儿童面临失去生存权、生命权的时候,问题的关键是应当确立国家社会福利机构的辅助监护制度和儿童的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儿童保护法的完善才是解决儿童乞讨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赵楠楠  季春阳 《学理论》2015,(8):224-225
高师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面对现实,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需要改变课程取向偏颇,探究新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型教师;改变课程结构,增加课程类型;改变课程内容,扩充现代新知识,培养卓越型教师,这样,师范院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7.
传统上,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赔偿被害人所受的损害.而惩罚性赔偿这在英美法系已有两百多年而且备受争议的制度已被我国引进,那么这一制度在遵循损害填补原则和固守大陆法系传统的我国是否显得突兀?立法者为何将这一制度引进我国?是否还有其它的预设功能?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正面肯定引进的价值后,如何解释惩罚性赔偿与损害赔偿的关系,从制定民法的角度考虑,这一已经存在的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仅以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本身只是一种搜索方式,具有中立性,但是"人肉搜索"存在侵犯他人隐私,泄漏他人个人信息的可能,因此需要对"人肉搜索"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一般的"人肉搜索"行为,不应禁止,但是同时应该将"人肉搜索"置于隐私权保护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对于侵犯个人隐私,泄漏个人信息的"人肉搜索"行为,应该予以禁止,满足私权利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是一项法律制度,其传统的适用领域是动产所有权,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我国也在经历了长期的学界争论后,终于在《物权法》中确立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就现今我国确立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来看,在个别问题上仍存在不足之处,文章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赔偿被害人所受的损害.而惩罚性赔偿这在英美法系已有两百多年而且备受争议的制度已被我国引进,那么这一制度在遵循损害填补原则和固守大陆法系传统的我国是否显得突兀?立法者为何将这一制度引进我国?是否还有其它的预设功能?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正面肯定引进的价值后,如何解释惩罚性赔偿与损害赔偿的关系,从制定民法的角度考虑,这一已经存在的制度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仅以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