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赵雪纲 《理论探索》2004,(4):99-100
人权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普遍信念和理想。作为一个道德概念 ,人权的依托乃是近代以来对人的本性的认识。而关于人的本性的现代性观念 ,又使人权概念的根基发生动摇。因此 ,我们必须为人权概念寻找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人权概念的先验式还是经验式推定,它们所依赖的"人"这一概念都是近代以来的"自然人"———不凭借信仰和神性来支持生命意义的人。正是在一个韦伯所说的"脱魅"之后的世界中,康德论证了人本身的独立和绝对价值,从而为人权概念奠定了根基。以康德的论证来看待现代社会对生命权———死刑、堕胎和安乐死———的争论,或许能够获得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每一位法科学生都被要求学习一门半学年的课程:职业责任和伦理,要成为一名律师,每个州都要求向律师协会提出申请的人通过多州职业责任考试.  相似文献   
4.
从刑罚学的角度而言 ,当代的死刑存废之争仍未超越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古典刑罚理论 ;而除极少数人外 ,不管是赞成死刑保留的一方还是支持废除死刑的一方 ,功利论都是他们提出主张的一个根本基础。生命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项权利 ,而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死刑存废之争 ,因为把人权当作相对的和可以为了更大利益而牺牲的东西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取消生命权的意义。因此 ,如果我们从生命权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争论 ,则死刑毫无疑问是对人权的侵犯 ,只不过它带有“合法”这样的一个面纱而已。我们应为生命权概念寻找坚实的基础 ,以便为死刑存废之争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5.
书名 :ThePracticeofJustice :ATheoryofLawyers’Ethics作者 :WilliamH .Simon出版 :HarvardUniverstyPress,Cambridge ,MA ,1998评论人 :T .M .Hilbink ,NewYorkUniversityInstituteforLawandSociety .Email:tmh70 53@nyu .edu译者 :赵雪纲校者 :黄 列《践履正义:一种律师伦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世界许多国家受到较高重视,而行政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确立较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必要通过立法、行政、司法各层面的措施确保信赖保护原则的施行。  相似文献   
7.
赵雪纲 《理论前沿》2007,513(24):25-26
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制度事关当事人的权利保护。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制度立法尚不完善,国外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则有成例可鉴。应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先进经验,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救济立法。  相似文献   
8.
民众主义宪法并不会决定政治正义的结果,也不会对公共政策作出太多指示。其只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并讨论我们的国家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