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西藏及全国其它藏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发表了大量讲话、报告、文章,作出许多重要批示,内容涉及藏区政治斗争、统一战线、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若干方面。深入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好、维护好西藏及全国其它藏区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的执政党都要对国家政权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都要施加足够的影响,使自己的执政意图能够通过国家政权系统贯彻落实,否则就不成其为执政党。但是,如何执政、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执政,却是可以而且应该随着社会的经济基础、组织结构、文明程度等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革新的。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构成其生命系统核心部分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为执政党和参政党具有良好的生态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资源的稀缺性假设出发,运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维护执政安全的军事、政治、经济成本进行了讨论,旨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其目的是想说明执政党应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最大限度地汲取政治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以获取人民群众最大程度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梳理地缘政治学和政治地理学的分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如陆权和海权、地缘经济区和地缘战略区、地缘政治形态和地缘政治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地缘政治规律,探讨地缘政治与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风险、不受威胁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仍能保持执政地位的状态.较之内地和沿海地区,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执政安全环境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宗教性、国际性、敏感性、复杂性等诸多特点,执政安全的物质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都需要进一步夯实,因此,应以政治安全为重心、以意识形态认同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政权建设的中心环节构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7.
车辚 《桂海论丛》2014,(2):82-86
一个政党的作风既是其在思想、工作、生活上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更是因其性质、宗旨的不同而体现出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风格。作风建设是政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我们党在作风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样式,与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方位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的局限,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解决作风问题的方法、措施、手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粉碎“四人帮”以后,胡耀邦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西藏和其他藏区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曾亲赴西藏、青海、甘肃等藏区视察工作、调查研究,形成了藏区工作的一整套思路,包括系统纠正藏区工作的“左”倾错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藏族干部为依靠加强藏区政权建设,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执政足迹,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执政是和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同步进行的,超高速、超常规经济增长的背后伴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这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的客观规律。要跳出低收入陷阱就必须面对"库兹涅茨高山",这有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建设美丽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库兹涅茨高山"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生态执政的理念、决心和魄力及采取正确的策略措施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解读邓小平留下的有关西藏问题的文献,可以发现,邓小平的治藏方略包括军事斗争、统一战线、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社会建设等若干方面,深入学习和领会其精神实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好、维护好西藏及全国其它藏区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