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1.
邓小平的时代观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时代观理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之一,为邓小平理论确立了基调和主题。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典型的实践性是邓小平时代观理论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被长期忽视,从主观上讲是因为不愿直面原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事实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在全球化的今天,确认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继承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从早期的暴力革命论者转变为晚年的和平发展道路论者,既是他晚年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研究的结果,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反思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而使中国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初具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完成了向成熟的执政党的转变并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这一体系。主流意识形态边变革进程中的世界主义、发展主义、中国特色三大价值取向和主义性意识形态与国家性意识形态合一、主导性与兼容的多样性的合一、科学性与世俗性的合一三大特点预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创新、充分发挥统摄和整合功能及以爱国主义为又一基本内核的重组功能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之路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这一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世界历史之路是一条全球主义之路和世界和平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应当是最彻底的全球主义者,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又是最坚定的世界和平主义者。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就是世界历史之路的中国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之后,世界格局可用四句话来概括:多极格局,一超多强(美国为超级大国,多强为西欧、日本等);整体缓和,局部紧张(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但中东、波黑、印巴等局部冲突尖锐)。经济因素,明显突出(发展是核心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也不得不把经济放在首位);中国崛起,面临挑战(中国自改革以后迅速  相似文献   
7.
研究资本主义矛盾之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理论的第一阶段.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立后如何尽快实现现代发展的论述及其推行的新经济政策试验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理论的第二阶段.邓小平的现代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发展理论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的后-外发性,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文明与文化的冲突,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出现的市场化改革使这一冲突全面化和深刻化了.这表明中国已进入"消除现代与传统对立"的阶段.21世纪前期中国应当坚定不移的完成"南巡讲话"的未竟之业,到21世纪的后期,才会有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第三文明的兴起.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条经验弥足珍贵,它不仅是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我党历史的主要经验。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就是与时俱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论创新史。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持续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三次历史飞跃,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把“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作为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之一,并强调“必须坚持抓好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面对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从内心深处肯定: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