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心理邢宗兰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人的心理与人格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我们研究人,研究人的人格价值观都得从文化本质中加以解释和剖析。当代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生活的人们无一例外地要受到传统文...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学院 (以下简称社院 )经历了创建—复院—发展三个时期 ,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办学模式 (标准形式 )也不同。社院创建时期的短期集中、单一封闭的政治培训模式。 5 0年代 ,为了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工商业者中从思想上解决和适应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创建了社会主义学院 ,重点培训和中共高级党校学员相同职级的民主人士 ,原工商业者占学员比例较大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和时事政策。采取自由、自愿、自觉的学习方针 ,作用是贯彻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 ,帮助民主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充分表明了党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孕育而成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传统的价值支撑。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的了解现在和正确的走向未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的文化价值模式维持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直到今天,以伦理为基础、以礼仪为形式的道德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深的影响仍是国人思想道德传统的价值支撑,如何在现代化潮流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是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统一战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的社会集团利益调整,新的社会资源整合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重组都需要统战工作,统一战线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深化,  相似文献   
6.
“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的理论创举。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成果,是对统一战线成员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经验的理论升华,完成了对新时期统一战线根本任务和实现路径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的新情况、新变化邢宗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社会群体、新的代表人物大量出现,他们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又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也把更多的知识分子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给党外知识分子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