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时代主题是时代中的主要问题,体现了时代中的主要矛盾、规约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规定了时代的划分、理论和实践的合时代性。在革命时代,马克思力图激发无产者的阶级意识。从当代发展的时代主题来看,拉克劳和墨菲对阶级意识的消解具有合时代性,但这种二阶"主体"的破碎仍然在一阶的社会对立的境遇之内。  相似文献   
2.
随着形势的变化,欧美主要国家中的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出于政党利益与解决国内矛盾而提出“第三条道路”。该理论着眼于社会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理念。在对外关系上,美欧北约国家借“第三条道路”,以“人权”为幌子,鼓吹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对主权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以求“共同价值观”的国际化,从而继续谋取对全球的主控地位。这种以“第三条道路”为理论背景的西方“价值观”的国际化与当前全球化趋势的本质要求是相背离的,须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法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认识过程。与法律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相比 ,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突破了法律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 ,以专业技术教育为主 ,突出实践教学 ,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 ,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实现应用型、技能型法律职业人才和辅助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天人调谐说是文明早期人类对自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求,阐发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理想,对于当代人们扭转工业文明发展对自然的悖离,理性地、合理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继承、升华先哲关于天人调谐的理想,有助于我们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实现文明的自觉发展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共治理来到中国,我们必须注意其背后隐藏的价值预设。公共治理重申了消极自由,反对福利国家的"大政府"模式;彰显了公共性,吸纳公民社会组织维护公共利益;诉求于多元,形塑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确认了有限理性,树立有限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转型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危机多发时期。如何预防危机、应对危机,变危机为契机?这已成为转型期考验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尤其是驾驭复杂局势、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个重大课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因此,加强对转型期我国危机的认识,了解其特点及其产生诱因,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探索其管理规律,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显得十分重要、紧迫。  相似文献   
7.
公平——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要求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更要求把公平作为其核心价值和主要内容.而政府作为掌握公共权力、最具权威的公共组织,是公平的代表.实现公平、维护公平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应以其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生态实践既是人与自然的物质性实践,也是人的生态伦理实践。生态实践的道德要求不仅指向自然价值的伦理认同,更需要自律性的生态诚信。生态诚信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的道德自我的生态重塑及其对象性实现。生态实践的伦理辩证法是对象性的自然价值认同与内在的生态诚信观的实践性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形成。资本的扩张本性和发达国家欲控全球的利益需求 ,引发了强势与弱势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性冲突。趋利避害 ,积极参与和施加影响 ,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中国才能在全球化趋势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之一。理论的脱节与方法的单调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故须在强化教师素质的前提下 ,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应强调邓小平理论是中心内容 ,并注重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 ;采取主辅并举的方式 ,体现理性分析与激情讲授 ,促使教与学的互动推进 ;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主体因素 ,马列课教师应是学生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目标典范 ,应以自身的示范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现实感染力 ,确保教学质量和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