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乡村自治文化是在长期生存过程中对乡村居民生存境域进行深刻认识和对其生活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后逐步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生存论方面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方面的参考价值,对生存问题终极思考的永恒性使得传统和现代可以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传统乡村自治文化中长期积聚的认识和经验在现代社会依然可以得到延续。通过对乡村自治文化进行历史审视和对其内涵做简要分析,发现传统乡村自治不仅出自乡村自我管理的现实需求,也源于教化及文化传承的精神需要,这就使得传统乡村自治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超越性发展有了前提和基础,因此,深度挖掘传统村民自治中的优秀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其和现代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确立明晰的价值导向,孝亲敬老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价值理念。确立这种理念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因为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家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中国式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孝伦理式微使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削弱,因此,促使孝亲敬老意识的普及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也可在传统孝文化的普及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二十四孝"作为一种成功的孝文化传播模式给我们诸多深刻启示。基于这样的原因,对曾在我国民间社会影响较大的"二十四孝"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通过"二十四孝"等传统孝文化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取舍的重要意义,唯有如此,它们才有发挥社会功能的空间和可能。最后,着重提出在当下借鉴"二十四孝"模式构建基础性孝伦理体系的建议,以希望其能够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龄政策的制定和运行应该有明晰的价值理念和完整的伦理体系做支撑,在此基础上,相关老龄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基于这种认识,以孝伦理的动态演化为主要考察线索,讨论了目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和传统孝伦理衰微的主要原因以及对老龄化应对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更全面视野审视老龄化、用不同方式营造有利于孝文化重构的文化氛围、在现代语境下为孝伦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多种途径让孝伦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