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的主观反映,其核心是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及行为取向,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并把环境教育纳入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体系之中,作为未来教师的高师大学生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环境教育的重任,高师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不仅影响到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更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环境教育效果和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了解他们的环境意识状况如何,可以为高师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学科课程,即必修课(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这些课程是对培养某一类专业人才的统一要求。另一类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学科前沿,深化所学专业知识或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而选择学习的课程,即公共选修课。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信息量的激增、经济的发展都要求掌握丰富的信息和最新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公共选修课通过其较大的灵活性,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充分认识公共选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