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球化满足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因此,可以将全球化看作一个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中良 《探索》2002,(4):92-9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和市场调节比重扩大的必然反映,更多的表现为供给制约型,而不是生产过剩型,带有明显的体制特征。虽然商品经济运行本身所固有的累积性和加速性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可避免,但由于中国的经济矛盾具有非对抗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资源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资源环境矛盾所使然。“两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应以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整合环境文化,完善民主法治,推动环境公正,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实现资源环境公平,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而在思想、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国际等各个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国而言,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正确认识全球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面透视全球化,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要对具有多维度特征的全球化理论群进行共性研究;另一方面要将全球化与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将全球化视为公共物品,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分别从供给和消费角度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