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讯期间,审讯人员不仅凭借自己法律地位进行审讯,而且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同犯罪嫌疑人进行斗争。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罪责,必然要采取各种反审讯的方法,企图满混过关。审讯人员必须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规律,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制定审讯策略,如:试探摸底,加强心理攻势,施加心理压力,运用政策攻心,制造错觉,欲擒故纵,情感激发等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由挫折而产生的挫折感常常会困扰青年大学生,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引发行为偏差。马加爵一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个新视野即挫折教育。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挫折耐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实行"警学结合"教学模式,符合公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满足复杂的现代交通管理工作对交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交通管理专业警学结合的必要性,提出构建"警学结合"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的任何痕迹物证,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犯罪嫌疑人一定的心理痕迹。现场勘查中在重视物质痕迹的同时,注意认真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的的心理痕迹,对于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生理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品质的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会使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品质,甚至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因为,任何犯罪者都具有不良个性的心理品质,而不良个怛是形成犯罪心理的基础;是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对人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应从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模式,流动人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和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创新流动人口信息化机制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方法等方面予以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主要需要结构是:畸形的生理需要常居主导地位,精神需要明显偏离正常轨道。需要结构的偏颇与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必须调动家庭、社会的各方因素,矫正其需要结构,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竞争是发展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一条重要原则和途径,市场经济的竞争,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会产生一定负效应,对人的心理有一些消极影响,使有些人滋生了极端利已主义心理,拜金主义心理,泄愤心理,报复心理,机遇心理等,严重者便导致犯罪。当然了,市场经济的竞争不是产生犯罪心理的根源,二者不具备因果关系,而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产生了负效应及其一些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所造成的,因此,要正确引导人们投入到竞争的大海中去。  相似文献   
9.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有显著的敌对、强迫、偏执等症状,分析心理存在问题的原因、表现,以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诈骗犯罪属于智力型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犯罪行为特点,就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既没有暴力行为,又非秘密窃取,也没有威胁要挟,而只是以一个谎言使被骗者产生错觉,信以为真,把公私财物交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