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的需要。石油工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在知识方面,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又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在能力方面,既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又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其构建培养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双语教学体系,强化外语应用能力;面向生产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石油企业需求相适应,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新产物,应加大宣传力度,以解决存在的认识误区.培养模式实行“1+1+1”比“1+2”更可取,课程设置应强调实践性,实习基地建设要发挥知名教授学者和知名校友的作用,应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并探索现场指导老师聘任和约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高校的跨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些突破,但仍然存在"单科生"思想、目标模糊、导师缺乏等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方法,但以专业基础为根本,鼓励不同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能有效解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难题,为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些发展性问题,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本文分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半年,临桂县在一次干部人事调整中,一名年近49岁的乡镇副科级干部走上了乡镇正科级主要领导岗位。在他的考核材料上是这样评价的:“该同志在基层一线工作20多年,年龄较大,但工作热情不减,工作能力强,并经常教育年轻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这是临桂县近来选人用人重实干的又一例子。对此,临桂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建忠说:“临桂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需要大批干事创业的人。我们拿出一批重要和关键岗位给踏实干事的人,就是想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子,用‘实干者吃香不吃亏’的生动例子,来树标杆、明导向、鼓人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