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吟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桐城派作家倡导的“因声求气”说对我国古代诗文吟诵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参照更广泛的吟诵实践与理论,它还存在着研究角度的单一性、未充分认识作品语言本身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及忽视吟诵者在赏读中的能动作用等局限。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蒙古族诗人和诗歌评论家 ,法式善所撰《梧门诗话》具有不容忽视的多方面的诗学价值 :论诗主性情 ,重创新 ,对袁枚的“性灵”说既有所张扬 ,又有所修正 ;评骘清诗无门户之见 ,公道持论 ,时见精彩 ;对吴伟业等人长篇纪事诗的充分肯定和对众多女性诗人的高度评价亦具卓识。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否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公司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A目标。  相似文献   
4.
钟惺的散文长期以来受到不少人的贬斥,这是不公正的。其实,钟惺的散文意蕴深厚,文笔灵转,描写传神,语言生涩而别有滋味,内容上多有可取,艺术上极有特色,在晚明的散文天地里独树一帜,对当时和以后的散文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手机短信和大学生教育的冲突与制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是一条庞大的经济产业链、文化产业链,由其衍生出来的手机短消息 文化功能,给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信息传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校园文化空前活跃、丰富,并全 时空、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重视和研究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尤显紧 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6.
陈少松 《群众》2010,(3):64-64,68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顾浩同志于公务之余,掉鞅词坛,尝试起“新古体词”的创作。1995年。当他“投石问路”的第一部词集《金陵春草》一问世,即得到国学大师、著名诗人、原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钱仲联先生的首肯和赞赏。钱先生喜题二绝:“词坛唐宋曼殊后,境界千年迹已陈。准则韶山高唱在,金陵新草又随春。”“落手新篇快读余,精彩绝唱辟千夫。碧云天末怀人处,梦绕秦淮与北湖。”记得那年他将题诗让我转交时,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赏道:“顾书记的词写得真刮刮叫!”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潜心致力于历史、哲学、佛学、文学艺术等多领域的学术研究。这位从小“颇喜词章”的学界泰斗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修养,又敏于摄取外国文学理论。各种有利的条件使他后期的文学研究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果。本文评述的梁启超的文学创作论,主要就见之于他后期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主潮的小说和戏剧对诗文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散文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寻常人物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借鉴小说刻画人物的某些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的通俗化;诗歌方面主要表现为:作为叙事性文学样式的小说和戏剧的勃兴,促进了这个时期叙事诗题材上的开拓,以及体式上的成熟和艺术表现上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清代写作叙事诗的诗人之众多,题材之丰富,风格之多样等方面的论述入手,认为清代叙事诗的内容与形式都比前代有所突破,并进入了真正的繁荣。其原因在于:时代的刺激,创新精神的激励,对叙事诗特征的自觉把握以及戏曲,小说等其他文艺形式的影响。与创作相适应,清代诗论家对传统的“诗史”说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情事”说。文中对情事说的内涵——“事必切近,情必真深”、“情与事偕,冷中含热”、“传神写照”,个性各异——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