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840年后,随传教士的深入,商人、游客与留学生的宣传以及清末官员的考察,美国宪政思想得以在清末传播,然而美国宪政思想在清末的传播并不充分。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传播的社会基础、以宗教为载体的传播方式、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地理的阻隔、美国国势等等。美国政宪思想对清末的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中国并没有选择美国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如何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实行公司制,把现有企业逐步改造成公司企业,具备条件的企业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标  相似文献   
3.
陈秋云  关丹丹 《求索》2011,(2):150-152
黎族传统社会婚姻习惯法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并内生了一系列与婚姻制度相配套的系统而完善的婚姻规则,如严格规范通婚范围,明确规范婚姻缔结程序,合理规范婚姻关系终止的程序,特别规范再婚程序等。虽然这套习惯规则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但其倡导婚姻自主、禁绝血缘内婚的朴素习惯法则,却也暗合了近现代文明的主流价值,即婚姻自由、尊重女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健全我国信用评估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我国目前信用制度正处于试点时期 ,如何规范信用制度建设 ,强化法制在我国现代化的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地位 ,是我们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文章就信用评估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诸如社会化、市场化的信用评估主体建设问题 ,信用披露问题 ,科技创新问题 ,评估结果的正当使用问题等 ,结合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进行了深入探讨 ,并提出了建设信用法制及其配套制度 ,用法律手段对信用评估制度进行规范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宪政思想对近代中国宪政的影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至1946年中国公布了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美国宪政思想在此系列立法过程中不时闪现。尤其是美国宪政思想中的两大特色,即总统制和联邦制,在中国一时喧嚣。受传统文化观念、现实政治力量对比及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等因素的制约,总统制和联邦制在中国最终走向了没落,近代中国宪政也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中国先贤们将宪政视为抑制权力滥用之统治方法,针对权力而设却又没有最初的权力去推动,这是近代中国宪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宋波  陈秋云 《当代贵州》2007,(15):41-41
7月11日-12日,德江县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全县各乡镇副书记、示范村驻村干部、示范村支部书记共6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参观、撰写学习心得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等,拓展了参学人员的视野,进一步理清了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黎族传说与文脸、织锦、夜游、不落夫家等习俗的遗留,是黎族原始婚姻习惯法的体现,这些习惯法也体现出黎族女性地位一直是崇高而且被人尊重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促使黎族婚姻习惯法发生了变化,使得黎族女性地位也有所变化,体现在文脸、不落夫家等习俗上,即女性让渡了自身的一些权利,从而维持了原始氏族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蒋安  陈秋云  李晟 《中国法学》2002,(6):187-188
2002年10月25-26日,第十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在长沙市举行,会后,成立了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现将会议论文及研讨中的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立田制、不抑兼并是宋代自由地权法制最显著的特征。为维护土地私有和规范土地流转,宋代创立了请射、理认、典卖、税契等一系列维护自由地权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对当时的经济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宋代的自由地权法制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明确农地使用权归农,落实承包经营权;改革集体所有权,发挥集体土地融资功能;逐步推进土地私有制,最终实现地权归农。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历史的转型决定了宪法观念的变迁和发展,而宪法观念的变迁又是宪法变迁与发展的先导。宪法观念在宪政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宪法观念使人们对宪法规范的解读产生差异,由此建构起来的宪政秩序也会相异。中外宪法观念在“根本法”意义和宪法价值层面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实现宪政的过程中,厘清传统的宪法观念,进而更新传统的宪法观念是当前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中国宪政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