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国和创始会员国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两国在上合组织中拥有广泛的共同战略利益,这使其发展与中俄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动。上合组织的建立为两国在军事安全、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些合作和交流也不断充实着上合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但是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分歧和竞争。  相似文献   
2.
"新移民运动"在过去四十余年经历了重要的治理思路及治理政策的转折,在当前所处的流动人口规模调整期,仍面临着进一步制度创新的压力.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中国移民群体的八种历史类型,更能凸显"新移民运动"中城市新移民的性质和特征."新移民运动"是和平发展时期经济驱动下的自发性"乡城"移民,这将其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导型的政治性移民,以及从"狭乡"往"宽乡"的自发性或组织性的经济移民区别开来.在国家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新移民运动"也并非明清时期"乡城"移民传统接续后的自然发展.通过梳理移民组织形态从强制性移民、组织性移民到自发性移民的历史嬗变线索,结合移民治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提出当代"新移民运动"治理应打破路径依赖,探索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一条适宜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围绕“如何让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和艰苦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动进行的伟大探索,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试图减少基地甚至是实现无基地化,60多年过去了,冲绳仍然生活在基地当中。那么,冲绳问题在战后之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美日同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美日同盟的出现导致了冲绳问题的产生。《旧金山对日和约》结束了日本被占领状态,同时《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确定了美日安保体制的法律框架,对冲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也成为美国统治冲绳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结束了美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冲绳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一条适宜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围绕“如何让中国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长期探索和艰苦实践。  相似文献   
6.
7.
二战后美国占领了冲绳群岛,1951年签订的《对日和约》第3条成为美国拥有该群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法律依据。1953年美国将冲绳群岛的一部分奄美群岛归还给日本,之后一直到50年代结束几乎没有对日本作出任何让步,僵硬地坚持维持现状的政策。当时冲绳问题更多集中在岛内美军与冲绳人的对立上。如果说50年代是军方要求和冲绳人对正义、民权和自治政府的诉求之间严重的对立冲突时期的话,60年代对冲绳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是美国不可避免的让步时期,也是冲绳行政权最终回归日本时代的开始。那么,为什么美国在60年代在对冲绳政策上开始所松动,这种政策松动如何表现出来,其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是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佐藤荣作执政期间三次访美,逐步推动美国放弃琉球施政权,这三次首脑会谈集中体现了佐藤政府解决琉球问题的政策方针。实际上,推动“返还”的幕后力量来自琉球岛内以及本土主张“返还”的势力,特别是反对党,佐藤的琉球政策更多的是对他们态度的一种回应。他们的态度逐渐变化,佐藤从远东安全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琉球问题,在不损害琉球基地机能的前提下,根据这些态度制定对策。佐藤应对琉球问题的基本方针是试探、模糊与渐进,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回归”策略,主要原因在于他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以及日美不平等的同盟关系。琉球问题与日美同盟紧密相连,在当时是能够引起日本国内政治动荡甚至分裂的敏感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可能危及日本国内政治,还可能导致日美同盟关系恶化,而无论哪种情况都足以结束佐藤的政治生命。  相似文献   
9.
当今网络购物盛行,但因网购而发生的纠纷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来说,其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草案中对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定是我国立法中的进步,但草案没有具体规定实施细则,本文从现状出发,借鉴国外对后悔权的规定,探讨后悔权具体实施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来,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