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对情感从处于边缘地位到进行系统研究的发展过程,说明了情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内涵、种类及其功能作用的揭示,为我们的借鉴提供了理论前提。为改变当前党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消极、落后状况,必须利用情感社会学理论的最新成就,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以情感为基础的精神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利益可以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两大类型。在理论上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实践中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决定作用与能动反作用、相互冲突与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此消彼长的动态比例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活力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它由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三部分构成。情感、尊重、荣誉、求知、社会交往、实现自身价值及理想信念等精神需要对人的活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重视人们的精神利益要求,更加关注现实中精神利益对人和社会活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是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