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归宿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正在走向全球化,这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和探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上各种思想也纷纷传入我国,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传入我国也是一种必然。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思潮,虽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作为完成形态的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的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也造成了干扰,甚至危害。为此,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乡村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乡村文明建设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生活与国际社会的接触日益广泛和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在农民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蜂拥而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农民的变化而面临着新的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向往和追求。不但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们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近代西方的一些思想家们也纷纷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而真正第一次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付诸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