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现行刑法将亲属列入窝藏包庇罪的主体范围,民众面对亲情与法律,很难做出立法者所预期的选择,该条款的应然功效在亲情这个弹性地带成为一种姿态。那么为回应司法实践,须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对该罪主体范围以理性界定。  相似文献   
2.
韩新远 《研究生法学》2009,24(4):109-115
夫妻间的救助义务首先是一种道德义务,它究竟能否成为并且如何成为刑法上的救助义务,我国理论界存在诸多观点。这些观点,或从民法角度或从道德等角度来进行论证,存在种种缺陷。其实,该救助义务乃刑法之独立作为义务,可以从实质作为义务与形式作为义务两个层面来证成夫妻救助义务向作为义务的合法“转质”,从而实现我国夫妻作为义务理论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韩新远 《科技与法律》2022,(1):62-68,117
直播带货以其不可遏制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向上态势成为当前有相当影响力的一种营销模式.直播带货具有"直播+营销"二元组合、网络经济最新业态、沉浸式社群临场,以及经济、社会交换双重耦合的概念内涵,其引发了诸如信任基础破坏、意思自治弱化、责任机构离散、监管制度困境等问题和风险.为推动直播带货平稳、规范、可持续发展,应对其开展...  相似文献   
4.
虽然刑法典以叙明罪状的形式规定了职务侵占罪,但囿于法条固有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天然的复杂性,使规范与事实之间难免会不相对应,“梁丽案”引发争议也在情理之中,面对个引发热议的案件,就需要从立法精神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来解读法律条文,达到恰当适用法律,妥当定性案件事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释的标准为刑法文本的目的,但在运用该解释方法时,并非以文本的制定者(立法者)立法时的意图为标准,而是以客观现实为出发点,探究和阐明内在于法律的意义和目的,以具有独立性的文本的客观目的为标准,即要摒弃主观主义和折衷主义的立场,确立客观主义的目的解释立场。  相似文献   
6.
自首的本质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后主动将自己交付国家追诉,节约司法资源。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司法实践中,自动投案的认定是适用自首制度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部分。为了更加合理地适用自首制度,应当运用法学方法论中的目的解释方法,结合自首的本质对自动投案作相对理解。  相似文献   
7.
虽然刑法典以叙明罪状的形式规定了职务侵占罪,但囿于法条固有的抽象性和现实生活天然的复杂性,使规范与事实之间难免会不相对应,"梁丽案"引发争议也在情理之中,面对个引发热议的案件,就需要从立法精神的高度综合运用各种解释方法来解读法律条文,达到恰当适用法律,妥当定性案件事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