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伦理体系由行政道德原则、行政道德规范、行政道德范畴构成.行政道德原则是行政伦理准则体系中最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即各种准则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它指明行政伦理行为的总方向,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制约力.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申议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是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按照宪法的精神,中国未来社会私营经济将有较大的发展.怎样正确认识私营经济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国政府对私营经济应采取哪些政策调整,必将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对此积极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必将对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载体.在市场经济中,是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无数事例告诉人们,企业能否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企业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企业家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已成为多方有识之士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略述己见,以示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在“十一五”时期,“机遇与风险同在,发展与挑战同行”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提出并阐述了提高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能力是“十一五”期间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中心环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高科技的崛起,现代化的文化传播工具广泛普及,人们的精神需要也向更高的层次多方位的发展着,诚然,音像市场的兴起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给封闭已久的文化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荡;进而表现了中国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繁荣.但是,音像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现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忧虑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宪法的精神,中国未来社会私营经济必将有较大的发展,雇工的人数随之也必然要有增多。围绕雇工所产生的社会焦点性问题,必然要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围绕这些焦点性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雇工出现剥削,社会…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与队伍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铁军  张亮 《行政与法》2007,(11):56-57
农村人才是广大农民群众智慧的代表、力量的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积极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努力构建农村人才队伍,是能否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以此为视角,探讨了我国目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实现我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韩铁军 《行政与法》2007,(1):126-126
为加强我校(院)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研人员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增强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功能,我校(院)每个学期开设两期“学术论坛”。第二期论坛主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现将各发言人讲稿摘编,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德治和法治,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德治则通过对社会成员的内在价值引导,来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具有统一的目的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韩铁军 《新长征》2007,(10):46-47
我们党始终把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任务。在实现这一伟大战略任务的进程中,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和支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必须积极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必须努力构建农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