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某课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师生互动方式的分析,探索高校扩招后如何使教学更有效这一问题。在课程初期,通过事前评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运用元认知发展模式分析即将开始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期阶段主要采用学生团队合作的形式,课内和课外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课程结束阶段,采用课题发表和期末评估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最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大陆社会工作实践初始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版本,珠三角部分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样本尤其值得关注。为了探索本土化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以珠三角某地区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围绕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展开分析。本文侧重分析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机构及当地政府部门三大利益相关者的处境认为,相对于“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入手,结合实际调查中的几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断裂的基本情况,提出从国家与政府层面、社区层面、组织层面及家庭层面挖掘其支持能力的同时,促进各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的相互配合及有限的救助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弥合脆弱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对脆弱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外出打工带来的就业形态和经济收入变化,会影响到家庭性别权力结构的变化.首先,在择偶阶段,原生家庭从理性选择的角度出发,会尽可能将女儿“嫁得近”,劝服女儿“最好找个老乡”.而且,女方当事人常常参考其他已婚姐妹的生活情形,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调整早先的看法.其次,由于外出打工,家庭成员之间常常出现间断性的分离,这使得以往家庭关系网络出现松动.但是,外出打工者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持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2009年3月至6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具有治疗倾向的教学过程如何推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此课程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分别是团体康乐活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积极的教学过程,一方面使学生投入课堂,另一方面促使老师对学生有更多的关注。另外,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也遇到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7.
华南农民工NGO的组织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农民工NGO的组织环境分为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指NGO与国家、社会、服务对象的关系;组织内部环境包括组织行政运作、服务项目等方面。农民工NGO在组织行为上出现趋同化的情况,也出现组织生存形态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笔者所参与的一个针对外来工的社会服务项目为基础,来探讨现阶段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推动社区发展。着眼于对照香港已有的社区工作的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本土化的社区工作方法,以期对今后社区工作提供参考。在社区工作2及地区发展模式3的概念上,结合实践项目分析我们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社区工作经验,包括介入目标的界定以及介入方法的探讨,介绍社会服务外展工作经验如需求厘定方法、社区权力分析与协商技巧、服务对象参与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从广州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来分析政府、社会团体、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不同行动主体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在东莞市某制造业企业社会工作实践历程中,本土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不同服务阶段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借鉴社区工作服务模式,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启动期、发展期、巩固期和结束期。在不同的阶段,社工服务的侧重点分别是:在启动期,“进入企业,建立关系”;在发展期,“开展工作。推动社工”;在巩固期,“巩固组织,持续努力”;在结束期,“撤离企业,营销社工”。要特别注重服务对象所处的系统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同时关注社会工作者的状态变化。企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将企业放在宏观的社会体制背景下,去辨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空间和服务界限。在此基础上,企业社会工作者要运用不同的服务策略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