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信访是当前政治结构给民众安排的一种特殊的诉愿机制,这一制度在实践过程中起到了缓冲矛盾、政治参与、民主监督和权利救济的作用,有存在的文化依托和现实意义。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信访终结制度,民众将信访救济功能无限放大,甚至滥用信访权,导致重复访、闹访缠访现象突出,给行政机关和信访人都带来不利影响,也对司法救济的权威带来冲击。对此,可结合信访的不同功能设计相应的信访终结制度并上升到法律层次,明确信访终结的范围、主体、程序、期限和法律后果,加强信访终结制度的宣传贯彻、强化信访终结后上访行为的处理、明确信访终结后权利再救济的途径,把信访终结制度和司法救济程序合理、科学的区别和衔接,引导民众依法信访。  相似文献   
2.
政府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行政机关有关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法定公文形式,究其法律性质,其不具有抽象行政行为性和具体行政行为性,不能直接对外适用,不能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不应具有可诉性。当前,部分行政机关未能准确辨别会议纪要与其他行政公文的区别和差异,直接对外适用会议纪要指导和管理相关行政事务,给司法实践和行政相对人权益救济带来诸多困扰,也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原则。对此,应明确会议纪要的法律性质,准确区分不同公文;细化会议纪要的效力范围、发布程序和形式;规范会议纪要记载事项转化适用的程序和流程;加强政府依法行政,严格行政公文的依法适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谣言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快速传播,对互联网信息安全与信息自由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各国预防社会风险的新问题.维护互联网信息自由,保障信息安全,需要对网络谣言依法阻止、制裁.正确区分信息自由与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注意信息瑕疵、不良信息、危害信息与恶意造谣的法律标准,完善政府、社会与公众的信息发布、信患传播机制,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是预防、治理网络谣言及其社会风险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联合执法为提高执法效率、有效解决纠纷提供了一种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境。由此,应对社会组织联合执法的法律依据、法律程序、执法方式、法律后果和法律救济进行深入分析,可通过建立和改进联合执法社会组织筛选机制、运作机制、公开机制、监察机制等来完善和规范社会组织联合执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科技、人才和文化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是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单个家庭、企业或者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适应新时代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我国对创新的重视不断激励和鼓舞着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然而相较于美国较为完善和体系化的鼓励创新、培养创新能力、保障创新的制度来讲,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改革和完善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打造创新文化氛围、建立制度性的创新体系,对我国不断发展进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高行政处罚效能关系到政府权威和公信力问题。当前我国行政处罚法律制度不完善,处罚效能较低;处罚模式以少罚多量为主,难以形成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行政处罚执法人员素质较低,自由裁量权标准不一;行政处罚监督、救济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着"软"和"乱"的问题。实践中,应转变行政处罚理念,改进行政处罚模式,创新行政处罚类型,细化行政处罚程序,提高行政人员素质,严格违法处罚责任,切实提高行政处罚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