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康德德治观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德的德治思想丰富,颇具借鉴意义。在康德道德哲学中,德治可简约为意志自律,从中可推断德治不是人治,也不同于传统德治,而是每个理性的人以基准道德,即守法精神约束自己。康德用自然目的论从人与社会二个方面证明德治是道德的。从人性论、人类文化和伦理共同体三个方面论证德治如何可能,从中可断定,实践理性是德治可能的主体素质和准备条件,社会公正是德治的基本保障和正常期待。  相似文献   
2.
3.
公共治理的基本结构: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治理结构影响利害相关者的公民资格、协商合作的有效性以及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负担的分配,是公共治理的首要主题。公共治理基本结构是由利害相关的普通公民、专业人士、职业公务人员、政治领导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模型,遵循着共和主义政体"混合"与"均衡"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治理,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结构,需要党与政府各司其职,政府承担起扶助者、服务者、引导者和执行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其要义即在于坚持党的文化群众路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只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源于人民、一切属于人民的文化群众路线,就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5.
黄显中 《理论学刊》2012,(11):32-37
毛泽东《党委会工作方法》一文,是在60多年前的特殊历史背景产生的。其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和健全党委会政策制定的组织秩序、求实模式和思想作风。党委会工作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的,包括"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民主"与"集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复读毛泽东《党委会工作方法》,要求破除党委会四个方面的不良现象,并从四个方面健全党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毛泽东民主集中制的实质,然而它的运用又可能生成不同的形态,而民主集中制的正宗形态只有一种。具体而言,如果只顾民主而无集中,不可避免导致极端民主制;如果只顾集中而无民主,不可避免导致极端专制。这两个极端都是专制,正好与共和相对立;民主集中制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自在地具有共和要义。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就是要批判和反对极端专制与极端民主,敬重和守护民主集中制的共和要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不仅为无支配自由的共同理想奋斗终生,而且找到了人民民主作为通达这一共同理想的必由之路。人民民主既是外在于无支配自由的工具性手段,具有以民众联合的力量摧毁和摆脱支配的有效性;又是内在于无支配自由的构成性手段,具有以无支配的"和"的方式实现人民内部无支配的有效性。人民民主的内在有效性,确保人民民主不偏离无支配自由的方向;人民民主的外在有效性,确保人民民主有效促进无支配自由的实现。人民民主的双重有效性相互对立、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两者共同坚持和捍卫无支配自由的根本要义,成为国家和人民实现无支配自由共同理想的最佳通途。  相似文献   
8.
社会调研包括开展科学研究、选取调研对象、开展实地调研、升华调研结论等环节,是贴近群众感情、关心群众生活、营造民主环境、虚心倾听请教的群众工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营造社会调研风气。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奋斗目标。自和谐社会的理想提出以来,政府如何组织构建这样的美好社会,就成为了行政学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课题;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更加明确地赋予了我们行政学人这份神圣责任。然而,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理念?我们学人创造了何种行政理念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学界似平少有关心者,更奢谈致力于斯。  相似文献   
10.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对此,伦理学工作者应该作出深刻阐释,以指导社会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