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并明确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社论,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国古代各种思想中尤以儒家对此论述最详也最深入.本文试从<易经>的有关论述中,揭示儒家"德治"思想理论的最初来源.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一词变成老百姓的口头语是近几年的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力水平低下,每公顷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在2250-3000公斤之间。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以为只有扩大耕地面积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于是全国各地纷纷修筑梯田、围湖造田、开垦荒地。这种指导农业的思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翻开如今已经泛黄的报纸,赫然印着:“大家齐动手,把960万平方公里的宝藏都找出来!”不错,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落后.求发展的心情更加迫切。但是,这种粗放型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解决不了真正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0年 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并明确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社论 ,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则进一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 ,“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精髓 ,中国古代各种思想中尤以儒家对此论述最详也最深入。本文试从《易经》的有关论述中 ,揭示儒家“德…  相似文献   
4.
经略西南:岑毓英的思想及实践(1865~188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瑛  陈炜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155-161
本文对清末“同光中兴名臣”岑毓英的边疆建设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其经略西南边疆思想与实践对于晚清时期西南边疆省区的民族经济开发、教育文化进步及巩固边防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滋味·韵味·神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斌  黎瑛 《求索》2005,(10):166-168
神韵并非只是诗歌的一种风格,而更多是一种诗歌理论范畴体系,它有着悠远的发展历程,简要之,从先秦“神”,到钟嵘“滋味”、司空图“韵味”到唐宋之“神”、“韵”,明王士祯的“神韵”,已近成熟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广西在新桂系的统治之下,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建成了全省的公路网。这不仅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广西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桂系为了整顿乡村基层政权,加强对广西全省的统治,在"行新政,用新人"的方针指导下,开办培训机构,并结合局势需要采用不同的具体措施,培养了一批"行新政"的乡村基层干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改善了广西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使广西社会状况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义利观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 ,这个字 ,在卜辞中就有出现。在西周彝器文献中 ,它的意思是“犁” ,殷周之际 ,“利”主要被用作宗教概念取“吉利”之意。一直到春秋中期 ,才赋予“利”以经济含义 ,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学意义的概念 ,用作“财货之利” ,也就是物质 ,即物质利益。它有两个方面的社会内容 :一是指“私利” ,即封建统治集团中的新兴势力和私家大夫的个体利益 ;二是指“公家之利”、“利以求民” ,指公利 ,利民。这两个内容 ,在当时主要指前者。义 ,这个字 ,在卜辞和铭文中也已出现。殷周之际 ,义字的本义为“仪” ,也就是“威仪”的“仪”。到春秋时期 ,义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