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代,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各国发展的历史进程进一步证明了恩格斯的论断:“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作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恩全集》第37卷44页)通过对社会主义各国所提出的改革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来,我国和苏联理论界的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体制的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实行党政分开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步骤。尽管这些研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然而,由于以往的模式比较接近,目前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又比较相似。因此,对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处理党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教训,为推进社会主义各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现阶段社会主义各国改革党政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自六十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对政治体制(包括政党体制)作相应的改革。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东欧各国首先从理论上对政治体制的实质、内涵、执政党的作用、党政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3.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主要是指行政系统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不断调整,有目的地对自身的功能、结构、行为、人员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革新,使之形成新的形态,以取得行政系统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和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研究,是他们整个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深刻阐述了俄国和波兰等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揭示了各国发展的特有的规律。在揭露沙皇俄国反动本质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的革命运动寄予殷切的期望,对波兰等各被压迫民族表示深切的同情。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俄国和波兰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力地推动了各国革命的发展,并为以后列宁进一步解决俄国问题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进入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以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就干部问题作出的专门决议达四、五十个之多。南、罗、匈、保、波、捷、东德等国也在这个期间不断改进和加强干部的管理工作,努力完善干部体制,大力开展干部的培训和干部进修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苏联和东欧各国在实现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加强干部后备力量的选拔、配备、培养、考核、见习、交流,使之形成完整的互相衔接,互相渗透的管理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干部队伍建设中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最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十分重视后备干部的建设工作,各国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决议和措施,在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经验。如苏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苏共伏尔加格勒州委选拔、配备和教育工业领导干部工作”的决议,要求“州委、各市委、区委和工业企业内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干部后备力量的工  相似文献   
7.
行政管理科学作为整个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自四十年代起,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实施了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广泛运用电子设备、决策技术、系统分析、网络规划等技术手段和系统方法来解决各种行政管理的问题。到了七十年代末,美国的行政管理科学发展到“第四代”,目标是全面实现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普遍达到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和职业化。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同盟军,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列宁早已指出:“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丝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丝毫不懂得一般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