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弓形虫是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原虫,能够在多种具核培养细胞中生长繁殖,并具有多种多样的增殖性状。但是有关弓形虫速殖子在不同培养细胞上具体的侵入增殖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尚不十分明了,从而也就无法选择适宜繁殖的培养细胞和未能确切掌握其在培养细胞上的增殖率及其最佳增殖时机。为弄清这一问题,对弓形虫在培养细胞中生物特性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隐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Tyzzer1907年在小鼠胃腺组织首先发现,嗣后许多研究者在包括7个目的哺乳类、4个目的鸟类、2个目的鱼类和1个目的两栖类等众多种类的宿主上均曾检出。已知,隐孢子虫可引起儿童和幼龄动物的腹泻及随之而来的脱水、虚弱,乃至死亡,尤其是对有免疫缺陷、免疫损伤和免疫抑制的人畜,常导致严重的疾患和较高的死亡率。在国外,新生犊牛常因隐孢子虫感染而呈现腹泻,便血和死亡,许多国家己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疫病进行研究。在我国,尽管犊牛腹泻并非罕见,但与隐孢子虫病相联系的报道则甚少。为此,我们对兰州地区新生犊牛因严重腹泻而致急性死亡的实况,作了病原学的初步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弓形虫感染免疫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功能张君(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杜重波(审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弓形虫(Toxoplasmagondi)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在正常情况下,感染的弓...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用杂交瘤细胞株3C_2分泌的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腹水经饱和硫酸胺盐析纯化后致敏绵羊红细胞而建立了弓形虫微量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结果表明:它可检测出含量仅为5μg/ml的弓形虫速殖子可溶性抗原,并且在弓形虫QHO株速殖子感染绵羊和家兔之后的2~6天,血清中即能检测到循环抗原;与正常绵羊、家兔和小白鼠的血清以及其它寄生虫感染的动物血清无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试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处理后其活性不受影响,且至少能保存3个月之久。从而为早期弓形虫感染和现症急性感染等提供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和简便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和动物弓形虫病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查知弓形虫血清抗体分布相当普遍,并从人和某些动物体分离出不同毒力的弓形虫株。1986年笔者从青海省互助县1只绵羊体分离出1株弓形虫,经鉴定为一弱毒株,命名为青海互助绵羊株(QHO)。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选用弓形虫强毒株(GJS)和自然弱毒株(QHO)人工感染敏感模式动物小白鼠,依次在2、3、4、7、14、21和45天剖检并进行了动态病理学和病理学比较观察。结果两种虫株所致病理变化存在明显差异:GJS株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以急性迅发性和不可逆的致死性损伤为特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颗粒变性、脂肪变性、水肿、充血、出血坏死和不可修复的致死性病变;QHO株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轻度或慢性损伤,最后经组织代偿性修复而恢复功能为特征。表现为组织器官轻度充血,偶有散在的非典型性坏死灶以及网状内皮细胞活化、增生、免疫活性细胞剧增,最终以组织代偿性修复和典型弓形虫非化脓性脑炎而存活。同时通过免疫活性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弓形虫免疫机理的探讨。本文首次对两株毒力不同的弓形虫株引起的动态病理学和病理学比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用抗弓形虫McAb(3C_1)经纯化处理,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Id抗体(Ab_2)。用M-206佐剂制得抗-Id疫苗,免疫猪和小白鼠;Ab_2免疫剂量:猪31.75mg/头,鼠2.5mg/只。免疫后7天测抗体效价1:4、28天1:64(IHA)。28天用弓形虫强毒(GJS)按10~7/头(猪),10~3/只(鼠)活虫攻毒,结果免疫猪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温呈—过性反应(41.2~40.2℃,3天或不明显低烧);对照猪(未免疫)持续7天高温(41.8~40.4℃),表现废食,静卧无神。攻毒30天后剖杀,分离病原,分虫率2/5(免疫猪)、1/1(对照猪)。免疫小鼠攻毒后存活率40%(4/10),检虫率100%; 对照鼠全部死亡(5/5)。证明抗-Id抗体作为无弓形虫病原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力,可保护猪、鼠经受强毒攻击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用抗弓形虫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3C_2)扩大培养,于腹腔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经3次饱和硫酸铵盐析,透析,DEAE-Sephadex-A_(50)离子交换层析,除菌,制得纯化McAb(Ab_1),蛋白含量2mg/ml,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健康家兔4次,放血分离血清,再经盐析和层析处理,制得多克隆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Ab_2),用佐剂制备疫苗,3次免疫绵羊(5~10mg/只)2只。共采集4次血清,制得抗抗弓形虫独特型抗体(Ab_3),用IHA法检测抗体效价为1:64~1024。证实抗独特型抗体(Ab_2)是特异的,是能模拟弓形虫抗原,具有类似弓形虫免疫原性,并可激发宿主免疫应答产生抗体,进而证实独特型和抗独特型的免疫网络学说在弓形虫病免疫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的SDS-PAGE分析马军武,杜重波,张德林,李惠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SA)是虫体在入侵宿主细胞及细胞内外增殖游离过程中向血液、体液或培养上清液释放的可溶性抗原成份(Ch...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他动物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我国自于恩庶五十年代中期从猫、兔体分离到弓形虫后,其他学者相继在江西、北京等地发现人体病例,在上海、江苏、北京、广西、甘肃、湖北等地猪体分离出弓形虫;并从其他畜禽血液中检测出弓形虫抗体。为查清弓形虫病在宁夏的流行情况,我们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全区主要畜禽进行了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材料与方法 (一)抗原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冻干弓形虫致敏血球,批号860805。 (二)阴、阳性参考血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批号860225和851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