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7日龄艾维茵雏鸡投服缓释免疫增强剂,至30日龄时试验组成活率为92.9%,对照组为82.5%;30日龄时用4种强毒进行攻击,试验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用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氯霉素、呋喃唑酮防治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结果显示,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与1/3~1/2常用剂量氯霉素或呋喃唑酮合用,其效果优于单用常量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对7日龄艾维茵雏鸡投服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1九,10日龄时分别用IBD、ND、IB弱毒疫苗及ND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免疫后7、15、25、35和55 d定期检测抗体效价;弱毒苗免疫后35 d、灭活苗免疫后55 d分别用强毒攻击.结果各试验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攻毒保护率提高16.7~33.3个百分点.表明该缓释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雏鸡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高温传代培养及在含有洗涤剂的培养基上传代培养的方法,分别培育出PTR及PC弱毒菌株,对该二弱毒株的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二弱毒菌株进行了逐步扩大的田间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控制鸡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接种相应疫苗,或定期使用抗生素药物。这种方法尽管在保证鸡安全生产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也引起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注射疫苗引起的免疫应激,鸡肉、鸡蛋中抗生素残留量超标等。为此,我们进行了鸡用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的...  相似文献   
5.
兰州某单位养殖场的1群40日龄仔鸡发生鸡痘,又继发感染鸡葡萄球菌病,造成较大死亡。确诊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从发病到停止死亡,历时42天,死亡率为35.11%。 (一)流行情况 该养殖场于1988年6月初从西安某养鸡场购进京白商品代种蛋一批,运回后自行孵化,7月3日出壳,放育雏室地面垫草散养,3日龄发现少数雏鸡排白色粪便,当即在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粉,1周后排粪正常。7日龄接种新城疫Ⅱ系疫苗作首次免疫;为预防鸡发生球虫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我省实验动物群体中疫病感染状况,在省科委的资助下,我们对兰州地区主要饲养实验动物单位的鼠类,按我省暂行标准中一级动物疫病检测的要求,进行了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仅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动物:对兰州地区6个单位饲养的外观健康、活泼的成年鼠,不分雌雄随机抽样。 甲单位:第1次昆明鼠(Km)22只,巴贝西鼠(Balb/c)10只,豚鼠5只;第2次昆明鼠15只。 乙单位:第1次昆明鼠11只,豚鼠5只;第2  相似文献   
7.
对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在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该技术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基因功能、致病机理、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用巴氏杆菌PC弱毒株试制的冻干菌苗(以下简称PC冻干苗)已对家兔进行了安全性、免疫原性、稳定性、效力及免疫期等一系列试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田间免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试验材料 (一)试验动物 ①兔:实验室用的肉兔有成、年青紫蓝兔、日本大耳兔、中国本兔;  相似文献   
9.
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ND)或慢性新城疫,自1978年伊朗学者及Himeonov等报道以来,我国学者李维义(1980)、骆春阳(1982)等也相继发表过类似报告。近几年来,此类报告在国内外文献中屡见不鲜。目前,非典型ND已成为养鸡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89年6月,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某兔场发生传染性疾病,根据发病情况,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尸体剖检变化,现场初步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并立即采取了紧急接种等项措施,制止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