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应经典宪法定义的缺陷,刘茂林教授提出了"宪法就是政治共同体的规则"这一命题。宪法是凌驾于公法和私法之上来协调公法和私法之间关系的根本性的共同规则,是直接表达整体性的法律,部门法是不自足的,应该从宪法那里获得满足它自己的必要条件,甚至还有许多实质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高考移民现象破坏了正常的教育考试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保护大多数高考考生的利益,中央及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缓和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从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学问题,值得广大学者同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正处在网络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中,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商业模式等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给既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管理秩序带来诸多的挑战,因此引发出许多新型的法律问题,如何积极地、及时地应对挑战,保证社会运转的和谐、稳定,是摆在决策者和立法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刊在这个专题中汇集了5篇文章,分别从“人肉搜索”引起的权利冲突的行政法救济、“网络打手”的刑法规制、网络著作权的民事法保护、网络团购的法律风险防范、网络视野下重大敏感案件风险评估制度等不同的侧面,深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各种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探讨了网络化背景下,应对种种新型法律问题和社会管理问题的相关措施,提出了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亟需修改的许多建议,相信这样的讨论会引起各方面人士的深入思考。'-3然,网络环境下,面临的各种问题很多,这组文章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的文章加入到本刊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4.
1945年3月15日,中、苏、英、美四国联合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决定在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问题,国民党政府曾想一手包办、垄断中国代表团。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认为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和民盟,否则,不能代表中国。经过多次交涉和争取,3月26日,国民党当局公布代表团名单,同意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4月1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董必武率随员章汉夫、陈家康参加联合国大会。1945年3月29日,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蒋中正、代理院长宋子文联名签署特派状(派字第十八号),委派董必武为“中华民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此特派状,纵41.3厘米,横50.7厘米,纸质,石印,毛笔写。盖有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信封有残缺(如上图)。这件珍贵的文献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