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关系密切的人”的理解和界定应从字典释义及刑法学意义上入手,并注意把握几个疑难的问题。判定是否“关系密切的人”必须从形式上是否具有某种并非是松疏的联系,以及实质上是否存在某方面的共同利益并由此足以对国家工作人员产生影响或制约这两个层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出台是出于反腐倡廉实践及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需要。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新增的罪,有必要就其犯罪构成从客体及客观方面、主体及主观方面作以分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一般型受贿罪、斡旋型受贿罪比较容易区别,与受贿罪共犯却较难区分,在抓住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这一关键点的基础上,还要看其与本罪主体是否就受贿形成了通谋,同时要分情况作具体而详细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刑事和解制度对被害人、加害人乃至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制度价值.为保障该制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并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对其告知、启动等运作流程及审查、听证等运行中的规制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保障诉讼公正、提升诉讼效率、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等目的,以程序分流原理为理论根据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机制应运而生。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对适用的案件标准和案件范围有明确的限定。为充分发挥速裁程序效用,要进行严密的程序构建,具体包括启动与回转程序、庭前准备程序、集中庭审与宣判程序、审判组织与裁决程序以及程序运行过程中应避免的风险等。在审判实践中,要把握好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兼容并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