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2021年   1篇
  200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李一达 《西部法苑》2003,(11):64-64
  相似文献   
3.
4.
5.
6.
7.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兴起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法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各级政法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央的部署与兵团党委的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政法干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为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一达 《西部法苑》2003,(10):64-64
名誉权是人身权的一种,也是人格权的一部分。公民的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生命健康权和法人的名称权、法人的名誉权等,都属于人格权。  相似文献   
9.
1949年《共同纲领》与《政府组织法》共同确立了堪称"四九宪制"的国家权力配置基本格局。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宪法传统不同,四九宪制虽然同奉议行合一原理为圭臬,却有自己的独特创造,表现为通过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职位实现议、行两端的权力集中。然而决策权与执行权在规范层面的分工模糊与权能交叠,使四九宪制在实际运行中无法确保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对国家事务直接和经常的领导。随着机构改革与权力重组的受挫,这一时期宪制的制度弹性逐渐耗尽,新政权的缔造者们最终通过在1954年《宪法》中对最高国务会议制度的设计实现了对议行合一体制的重设。  相似文献   
10.
李一达 《西部法苑》2003,(10):49-49
从整体上讲,宪法具有限制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两个基本功能。公共权力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社会管理的职能,公民权利是指公民所享有宪法确定的广泛权利和各种利益。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两轴心,这两者是以法为核心的两个方面。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