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1.
社区矫正与中国刑事法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袁婕 《中国司法》2004,(11):42-46
一、中外社区矫正概念辨析社区矫正是外来语,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甚至它的规范表述是什么目前还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美国《国家咨询委员会刑事司法准则与目标》(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 on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and Goals)的规定是其基本含义。即“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是对社区中的所有犯罪的矫正措施”。笔者通过查阅相关中文辞书和论著,将对社区矫正的解释归纳为以下5种:1、社区处遇。根据邹瑜、顾明总主编的《法学大辞典》,社区处遇又称“以社会为基础的处遇”、“社…  相似文献   
2.
李袁婕 《中国司法》2010,(11):100-101
台湾“法务部”司法官训练所成立于1914年,时称司法讲习所,其后该组织历经多次更迭。1926年改为司法储才所、法官学校,1929年~1943年期间称法官训练所、中央训练团,1943年~1949年再改称中央政治学校法官训练班,1950年一1954年又称司法人员训练班,1955年根据“立法”正式确立名称为“司法行政部”司法官训练所。  相似文献   
3.
移植保释制度以取代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中的一种意见,然而从部分必须服从整体的系统论观点看,中国目前并不具备移植所需要的系统条件:没有保释制度赖以存在的宪政基础;刑事司法基本价值观念与英美法系不同;在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我国的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构造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保释制度的系统内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保释制度能否体现诉讼公正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是培养和选拔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完善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组织保障,因而也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经过近三年的深入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在我国建立统一职前培训制度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当务之急是借鉴域外他国、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落实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的高度构建具体可行的职前培训制度和方案。为此,司法部司法行政学院于2006年3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我国职前培训制度设计”座谈会。来自司法部、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北京市律协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围绕职前培训制度的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包含非法证据排除的有关内容,但并没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的现象屡禁不止。建立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证明责任。借鉴英美、大陆法系证明责任理论,在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证明责任中引入提供责任的概念,对于保障被告人人权,实现程序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袁婕  刘健 《中国司法》2006,(12):94-97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全民族的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创新分为三类,一是灵魂的创新,也就是思想的创新,发现新知识的创新;二是工程技术的创新,也就是方法的创新;三是应用制度的创新,”其中“制度创新、思维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法学研究尤其重要”①。借鉴他国地区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法的价值是法律科学研究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法的价值是指:“在人(主体)与法(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①”这表明法的价值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法之间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法所具有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