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稗山先生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见《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以来,学术界有的同志已接受了李白曾两次进长安的主张,如郭沫若同志在《李白与杜甫》中不仅承认李白在开元年间到过长安,而且还推定第一次入京时间在开元十八年。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有人不承认这个说法。如去年出版的复旦大学编写的《李白诗选》,把李白在长安及关内写的诗  相似文献   
2.
《李白集》卷十五有《江夏别宋之悌》一诗。诗云: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相似文献   
3.
中国唐代文学当代研究述评郁贤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唐代文学研究可分前后两个时期,这是由当时不同的指导思想决定的。1949年至1976年为前一时期,指导思想是学术研究必须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因此,一切从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认...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七十年代发表《李白与张(?)交游新证》一文(《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一期),从张九龄的《张说墓志》考出张(?)曾为卫尉卿,考虑到张(?)是李白的重要文游,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诗称“弹剑谢公子,无雨良可哀”,符合驸马张(?)的身份(张(?)为玄宗女婿,尚宁亲公主),因此,认为诗题中的“卫尉张卿”当即张(?)。从此以后,学术界多采用拙说。然而,笔者心中却甚惶恐,因为毕竟还未有直接证据证实李白诗中的“卫尉张卿”必为张(?)。于是,十余年来,遍查典籍和出土墓志,希冀找到既与玉真公主又与李白都非常亲近的张姓卫尉卿的  相似文献   
5.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打破了两汉四百年间文人诗坛的沉寂局面,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这个时期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气象、新特点,被后人概括为“建安风骨”。笔者认为,所谓“建安风骨”,实际上是时代精神,也即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的反映。具体地说,在内容上多抒写动乱的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及个人怀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在形式上注重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华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李白全集校注集释汇评》一书存在的问题就古籍整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该书将朱谏《李诗选注》几乎全部移录的做法提出质疑,指出该书有袭用别人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的情况,认为在备考中引用别人见解不应加主观评判,指出该书观点中有某些自相矛盾之处,纠正该书注释中在官名、地名等方面的错误,并且就该书在文字和标点上的错讹提出准确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白一生交游极多,全集中提到姓名的就有四百多人。搞清这些交游,对研究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文无疑都是有重要帮助的。近几年来,笔者对其中大部分交游曾作过探赜索隐的工作,有些重要交游如盂浩然、元丹丘、张垍、宋之悌、崔成甫、崔宗之、韦冰、韦渠牟、刘全白等已发表过专考或合考文章。本文则更择若干重要交游,或订正前人论说之误,或钩稽新发现之史料,或探索事迹,或辨析疑窦,总之日“杂考”。  相似文献   
8.
《唐刺史考全编》2000年1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实际上付梓的时间较早。因此后来发现的新出土唐人墓志中的若干刺史材料,已来不及收入,同时,还发现书中有个别错误没有改正。考虑到这些材料对唐代史研究颇为有用,也为了不贻误读,现在把已经发现的新的刺史材料和未改正的错误54条发表出来,作为《唐刺中考全编》的订补,供研究唐代史的学参考。章分三个部分;一、增补刺史姓名及材料;二、增补重要新材料;三、订正任职年限和名字。  相似文献   
9.
《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序郁贤皓程杰副教授的学术专著《北宋诗文革新研究》,是得到学术界专家们一致赞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在由文津出版社出版,向社会正式发行,定将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很大影响,作为他的导师,我深感欣慰。程杰君一九八二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随...  相似文献   
10.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千二百多年以来,深受人民喜爱。可是,学术界由于长期受尊杜抑李思想的影响,历代研究李白的人很少。加上人们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缺乏了解,还往往误解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少人对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叹为“神奇”、“仙才”,却不能深入研究其所以然。解放后三十五年来,李白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