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中女性地位较低的刻板印象,正在被一系列消费数字所改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职业女性的一系列购买举动,更是凸显了女性强大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2.
1月4日这天,雪友李某的生命停止在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云顶滑雪场,年仅47岁。当日正午,李某在滑雪场被一根电缆绊倒,头部受伤。下午2时9分,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被宣布不治身亡。事后,张家口市崇礼区委网信办主任张海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崇礼区体育局牵头,联合崇礼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组成了联合调查组,涉事单位云顶滑雪场相关人员也在其中。1月13日,李某离开人世第10天。  相似文献   
3.
2021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引发了楼市的强烈关注。"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百余字,为2021年的楼市盖了棺,也为2022年的楼市定了调。  相似文献   
4.
银昕 《法人》2023,(12):54-56
<正>“这家店一开张就成网红了,我们经常过来。”近日,一对年轻人捧着两杯茶饮,走出北京市东城区一家茶饮店,店内人声鼎沸,而窗外正被北京入冬以来的第二场寒潮笼罩。山药、黑豆、生姜、红枣、菊花、枸杞……在茶饮配方上,《法人》记者看到一串常见的中药材名,简单查询了一番之后发现,这些配方分别对应了视力模糊、睡眠不佳、脱发、焦虑等年轻群体中常见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银昕 《法人》2023,(12):48-50
<正>近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55个品牌被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73个品牌被要求限期6个月予以整改。此次被“摘牌”的中华老字号包括很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西湖牌”等。一些老字号被“摘牌”引发全社会关注,反映出老字号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一些中华老字号被“摘牌”的背后,  相似文献   
6.
银昕 《法人》2023,(12):46-47
<正>相声演员操一口标准英语逗哏捧哏,明星全程流利英文接受采访……近期,一些名人AI视频翻译惊现各大平台。不论音色还是口型,几乎和本人口音特征高度吻合,足以“以假乱真”。乍一看,还真以为这些人的英语纯正地道。AI视频翻译的走红,打破了语言藩篱,解锁了视频传播的密码,以技术平台讨巧方式,赢得了大波流量。然而,在民法典、著作权法和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之下,此类视频作品可能涉嫌多项侵权。  相似文献   
7.
银昕 《法人》2023,(3):27-28
<正>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向《法人》记者介绍,目前合肥正在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合肥的现在和未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去年以来,合肥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6家、科创板4家,总量上市(过会)企业76家、科创板17家,分别居全国第12位和第6位,并创造了多个“最”:  相似文献   
8.
惠宁宁  李辽  银昕  李韵石  岳雷 《法人》2023,(3):18-19
<正>初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在3月渐暖的阳光中,中国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首次亮相。“教育人才”“社会保障”“正风反腐”“乡村振兴”“就业优先”“医疗卫生”“依法治国”“扩内需促消费”……一个个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话题,从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得到回应。  相似文献   
9.
银昕 《法人》2024,(3):20-24
<正>通常来说,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对一些人来说,有个好睡眠是件奢侈的事。据2023年3月《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5.1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生活和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失眠引发的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焦虑,推动睡眠市场规模急剧扩张。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睡眠市场规模达到近5000亿元。而随着消费者改善睡眠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助眠产品供给品类增多和科技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0.
银昕 《法人》2024,(2):58-60
<正>近期,多家电商平台先后公布支持“用户仅退款”(下称“仅退款”)规则,引发广泛关注。对于该项新规,部分消费者认为该规则“有效劝退了不良商家”,但部分商家表示遭遇了“羊毛党”。随着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讨论的进一步升级,《法人》记者近日采访了消费者、相关业内人士和法律界人士,解读这一新规对平台和用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