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7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贿罪案因其固有的“无现场”、“单线联系”和涉案主体的“共利共害”等特征 ,一直是司法实务的难点。行贿犯罪对转型期中国危害的严重性 ,使其成为司法工作的重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 ,对该类案件的证据实务进行剖析 ,将为司法实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进行了山羊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的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端粒酶活性都为阳性。TPG定量比较发现,卵母细胞的TPG最低,为25.348U;4-细胞的TPG为273.832U,至8-细胞时,TPG又降低到56.117U,随后快速升高,桑椹胚的TPG为251.111U;囊胚的端粒酶活性最高,TPG为519.46U。  相似文献   
3.
中共七大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的意义和影响已远远超过这次会议本身。中共七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辛探索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里程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4.
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贸易摩擦中,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中国企业应诉的援助力度,建立相应的援助中小企业应诉反倾销案的援助机制;企业作为贸易摩擦的主体之一,也应建立健全国际贸易冲突的应对机制,增强企业自身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分为三”命题包括鼎立统一。在中国哲学史上,鼎立统一即三足鼎立是有地位的。后来在谈“三”色变的氛围之下,鼎立统一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现在应该充分认识它的哲理性,肯定它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6.
用K B法对52株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 17 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试验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达 19.2%~84.6%,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青霉素,最低的为头孢曲松;其中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以上;在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最少的耐 2 种抗生素,最多的耐15种抗生素,表明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均表现高水平耐药和多重耐药;受试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正踹腿、侧踹腿和鞭腿是散手运动中最实用的腿法。分析各种腿法的运用时机 ,掌握好时间、距离和空间差 ,是正确运用腿法的先决条件。公安院校的散手教学强调多种技击方法的结合 ,以提高散手运动的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司法理念是基于对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及运作历经长期认识而形成于人的头脑中的价值判断。理念的更新对于司法改革和改革后的司法都至关重要 ,科学的理念是制度变革的前奏和先导 ,而滞后的理念则可能成为良好制度运作的障碍。我国要实现民事司法的科学化、宪法化和国际化 ,必须革新传统司法理念 ,抛弃以往把程序当作工具、将人作为诉讼客体的传统做法 ,以人为立足点并根据现行环境需求来重构适应我们需要的理念家族。“以人为本 ,司法为民”是现代民事司法的核心内容 ,人性化民事司法应体现人的正义、自由、效益、安定等基本程序价值需求。  相似文献   
9.
穆斯林在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中期。自唐代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中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穆斯林也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变迁中逐步融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
刑讯逼供是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技术约束的产物。历史上的刑讯逼供是国家在面对犯罪损失时,在国家财政和技术能力的约束下,为了最小化犯罪追诉和证明的成本而作出的理性选择,而且刑讯逼供也受到严格的制度约束,以最小化冤案概率,因此它并非从来就是"恶"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好的方式以更低成本证明犯罪,刑讯逼供才成为一种"恶"。遏制刑讯逼供关键在于努力创造条件化解犯罪追诉的压力,同时提高犯罪证明的能力,如此才能消除其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