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6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50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即将迎来新的世纪。回顾50年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建国5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文化大革命”10年、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正是这一富有现实感、时代感的完整体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就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及如何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感到:①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教师,从总体上看,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的依靠力量。他们具有工人阶级的属性,特别是解放以后我们党亲自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更是如此。对于这一点,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动摇。②高校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是从事高层次教育的教师。他们不仅与体力劳动者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除具有知识分子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己的工作、心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多次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特别强调了理想和纪律,并把理想和纪律提到搞好改革、进行四化建设的保证的高度来认识。这不仅对全党同志是一个很大的教育,也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科技体制改革有许多专门论述,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他的这一思想,对于帮助我们深化对科技工作的认识,明确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既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体制,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  相似文献   
6.
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讲思想政治课、政治学习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来进行,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启发、说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教育手段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可控性强,反馈及时,师生易于产生情感互动,教育者可以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教育对象进行集中的、持续的教育,促进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7.
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强烈愿望。对他们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对于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对青年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首先要使他们从新的高度认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了四个“新”的概括:即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湖北大学政教系高扬主旋律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抓好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抓德育 舍得花钱 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是抓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该系在办学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每年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德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它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深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校园文化属于高校的亚文化,它与高校的主导文化(即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实践)虽有一定差别,但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高等学校是资产阶级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前沿阵地,文化是影响青年学生成长的最基本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渠道。青年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用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需要用积极进取的文化生活净化他们的精神境界,需要用社会主义文化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校园文化这块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1980年政治风波的严酷事实再次说明,国内外敌对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