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王海浪 《法律科学》2012,(1):158-167
对于贿赂行为的证明标准,国际投资仲裁庭的倾向是从回避到明确借鉴传统商事仲裁中的"更高证明标准"。然而,国际投资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存在较大的区别。支持国际商事仲裁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传统理由及潜在动机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并不存在。因此,在国际投资仲裁中采用"更高证明标准"的法律依据不足。建议中国在BIT中将贿赂作为不可仲裁的投资争端事项之一加以规定,或者明确规定应采纳的证明标准。如中国作为被申请方参加国际投资仲裁程序,应该主动与仲裁庭讨论关于贿赂的证明标准问题,以争取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3.
王海浪  程变兰 《时代法学》2009,7(1):100-104
2007年香港居民蔡叶深向ICSID申请投资仲裁这一案件引发了中外BITs能否适用于香港特区这一问题。尽管从BITs中关于“投资者”的定义中似乎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但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中国法律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的惯常做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外BITs中的“投资者”并不包括“在香港有永久性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即中外BITs不适用于香港特区。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证据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成本与效益视角对之进行考察 ,认为这一证据规则的成本主要在于立法、司法及一定程度实质正义的丧失 ,而它的效益体现在维护法律的权威、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保障人权以及具有的社会教育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认为我国应确立非法刑诉证据排除规则 ,并对如何确立我国的非法刑诉证据排除规则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网络的特点对传统著作权侵权管辖的挑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侵权诉讼的管辖基础是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前者较好确定,后者可进一步区分为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涉及到网络,其确定问题就变得尤其困难。网络具有全球性、超地域性、虚拟性、交互性、实时性和管理中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们能利用网络侵犯著作权变得更加容易,只要拥有一台终端设备,鼠标一点,任何人都可以复制、上传、下载任意多的资料,特别是手提电脑的普及,侵权者在乘飞机通过A、B、C国或公海至D国的途中完成侵权行为,这给侵权行为实施地的…  相似文献   
6.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诸多差别待遇是发展中国家强烈争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功不可没。然而,获取充分的差别待遇的历程是漫长的,我们尚须不断地努力,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洛市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毗邻西安,是一片民风淳朴、历史厚重的土地。近年来,随着“亚洲第一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贯通,缩短了柞水与西安的距离,使柞水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成为西安市民举家式自驾游和休闲度假的首选地,前来柞水溶洞、凤凰古城、牛背梁森林公园、秦楚古道、岭南首镇旅游观光的客商日益剧增,旅游业迅速升温,极大的刺激和促进了当地饮食、  相似文献   
8.
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之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实体法和诉讼法关系“主从论”的影响 ,诉讼法一直被看作是实现实体法的形式和手段 ,因而诉讼法的工具价值被看作其根本价值 ,而忽视了诉讼法的内在价值。随着对诉讼法理论研究的深入 ,诉讼法的内在价值 ,即独立价值越来越为学者们所关注。在探讨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时 ,应抛弃固有的孰主孰从 ,孰上孰下的思维模式 ,立足于揭示它们之间客观的内在的联系 ,提高人们对诉讼法和实体法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