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乔吉是元代后期著名散曲家,不仅创作了大量散曲,约有二百多首散曲传世,收录在李修生、李真瑜编校《乔吉集》中,而且在散曲创作过程中,他总结出"六言曲论".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乔梦符博学多能,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尾要响亮.犹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也."就散曲章法而言,曲的"开端"特别重要,起句有神,既能摄人心魂,又能照应全篇;而一篇之"中",上承下转,需想象丰富,铺排扬厉,拓展散曲的表现空间;"结语"通常表现一曲的主旨,当立意新颖,出神入化,画龙点睛.本文按"六言曲论"分析乔吉散曲的开篇、转承以及结语的章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乔吉是元代后期重要的文学家,其主要作品是散曲和杂剧.根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曹刊本)记载,散曲原著包括:《天风》、《环佩》、《抚掌》、《题西湖·梧叶儿》等四集,至今皆已散失.杂剧原著有十一种:《怨风月娇云认玉钗》、《杜牧之诗酒扬州梦》、《玉箫女两世姻缘》、《生死交托妻寄子》、《马光祖勘风尘》、《荆公遣妾》、《唐明皇御断金钱记》、《节妇牌》、《贤孝妇》、《九龙庙》、《燕乐毅黄金台》.现仅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等三种.迄今为止,文学界多评论乔吉传世的散曲和杂剧,但对其散佚作品的探讨不多.本文谨据现存资料,来推测乔吉散曲与杂剧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3.
陆晓春  童晓峰 《求实》2012,(Z1):289-290
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乔吉是元代后期散曲作家,籍贯是北方人,生活和创作都在南方,有散曲集《文湖川词集》、《惺之道人乐府》等编,曲辞优美,明人李开先曾高度评价散曲家乔吉为"曲中李杜"。[1]乔吉散曲的思想内容大致分为叹世、怀古、写景、言情四类。叹世散曲表现乔吉的世界观,尤其是对现实生活的不  相似文献   
4.
陆晓春  童晓峰 《求实》2013,(Z1):295-297
<正>关于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组织与公共服务的创新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小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作用。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1](P38)。  相似文献   
5.
童晓峰  陆晓春 《求索》2010,(7):68-70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统治的时代,元代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使来自草原、西域的蒙古、色目的异域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系统,碰撞出元代特有的灿烂的杂剧与散曲艺术。按创作风格,元曲的发展分前后两期,前期是以关汉卿、马致远为代表的豪放派散曲,后期是以张可久、乔吉为代表的清丽派散曲。目前学界对豪放派散曲研究较多,而清丽派散曲因其作者社会地位的局限,使其所选择的艺术形式与表达的内容就与世俗文学更为接近,审美取向上就有了平民的旨趣。本文拟通过对清丽派散曲代表人物乔吉作品人物的追索,辅以相关史料,以希冀能为乔吉所作散曲提供时间、地点甚至情感、意绪等方面的佐证,并以此进一步探求元代后期中国民间文化之特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