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1945-1953年,中缅经贸规模和数量都较为有限。然而,由于中国推动双边关系方面的努力、“金三角”问题和大米贸易的杠杆作用,使两国经贸关系在1954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中缅建交初期,在两国经贸发展中政治因素多于经济成分的这种模式,至少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缅甸放弃“缅甸式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以及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境外资本纷纷看好中国大陆这一绝无仅有的大市场而争相抢滩登陆 ,在外来资本中 ,海外华人资本占有相当的份量 ,它们为中国经济建设注入了大量急需的资金 ,对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功不可没。深入研究海外华人资本的性质、成因和特点 ,认真分析其对外投资的现状和动因 ,准确预测和把握其投资发展趋势 ,及时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方案 ,有利于更好吸引、利用这一财源 ,提高我国利用海外华人资本乃至整个利用外资的水平。一、海外华人资本的概况对海外华人资本的界定首先涉及到…  相似文献   
3.
建国之初 ,面对帝国主义对我国实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围攻 ,我们党制定了主动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通过大国关系亲疏变化和调整 ,使建国不久的国家安全得到保障 ,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经验 ,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边倒”的战略选择有利也有弊。面对“一边倒”战略中受制于人的弊端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既斗争又团结的原则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从而使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度过了建国初的险恶环境。一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 ,我们党制定了主动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以求改变不利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为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了自主性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坚持社会主义、中国国情与现代化相结合,并在改革开放中形成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生长力,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轨道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一、知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内涵知性问题的提出源于人们对认识过程的思考和疑问 :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对于人来说都是无法一下子达到的 ,那么人们的认识是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呢 ?人的认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具体需不需要中介环节呢 ?是否人一旦形成了概念 ,并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就能够从事物的总体和事物的发展把握住事物的内在本质呢 ?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提出知性问题。在哲学史上 ,康德与黑格尔都曾对知性下过定义 ,但他们共同的局限在于没有揭示知性的实践基础。本文认为知性是认识主体从一定的认识框架和实践目的出…  相似文献   
6.
东盟崛起与中国东盟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冷战后国际格局的转换过程中,国际舞台不断出现新生的力量,催生多元结构的形成和多极体系的发展。在亚太,东盟以其组织的不断壮大、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成为该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极。东盟的崛起与强大,对亚太的邻国形成新的影响,使之面临如何调整与东盟关系的问题。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新课题。一、巩固和发展传统的合作与友好:中国与东盟关系重构的基石作为同处亚太的中国与东盟各国,无论在文化传统、经贸往来,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关系都十分密切。在构筑二者未来关系时,我们应首先看到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