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经常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对照世纪伟人的这种博大情怀,我常想,自己作为党和人民培养成长起来的中年知识分子,应当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来报答祖国和人民。我坚持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把它做好。我把别人用于娱乐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和学习,而且不分节假日,经常劳作到深夜,感到这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研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广阔的农村和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1、2、3卷222篇文章中,有42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了系统的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全面体现了邓小平的农业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农业是战略重点,首先要增产粮食。早在1943年邓小平就提出:“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三年困难时期的1962年,他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指出: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政治、经济和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障碍,从全球经济形势、两岸经贸关系和两岸合作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机遇,由此判断两岸农业合作中农产品贸易、两岸农业投资的趋势,判定两岸农业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两岸农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思想,领会其基本精神,无疑对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1、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举世皆知,毛泽东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了新中国。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没有中国革命胜利。毛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