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郭娜娜  袁越 《学理论》2013,(13):127-128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维权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他们有自己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思维,而正是这样的思维指引使得他们的法律维权行为有其特有的标志,面对非法侵害,他们不再妥协沉默,而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武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也表现出了法律维权韧性不够,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有限等消极特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维权特点的研究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维护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法院开始尝试在处理刑事重罪案件时适用"赔钱减刑"。即法院在审判刑事重案的过程中对附带民事部分先行进行调解,如果刑事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被害人的原谅,则法院将在量刑时考虑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虽然这一做法遭到了部分社会舆论的反对,但从刑事被害人保护的角度看,这一做法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群关系是否和谐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根本指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新形势下,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党群关系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应准确把握当前党群关系的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三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因素。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经过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要建立健全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人类活动目的的真实内容和实质,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从深层次说首要的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理应是我们各项工作必须关注的根本问题。因而,重温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主要观点,把握我党对利益观的新认识、新发展,十分必要。本文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核心内容、主要要素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