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萧统缘情考     
丁功谊 《求索》2007,(12):171-174
中大通三年,王筠在悼文中提到萧统的文学观:“吟咏性灵,岂惟薄伎;属词婉约,缘情绮靡。”这段话很少引起人们注意,人们多以典雅作为萧统的审美理想,并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如果联系《文选》所录“情赋”、情诗,以及萧统的诗歌创作,我们可以看出萧统还有缘情的一面,那就是对艳情的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2.
庚戌科场案及对晚明文坛影响@丁功谊$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北京,海淀区100037~~~~[1][5][6][7][8][26][35]《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卷六十三,第1474页;卷六十一,第1457页;卷三十,第901页;第165页;卷六十三,第1488页;卷六十二,第1474页;卷四十八,第1241页;卷一,第31页。 [2][25]张廷玉等:《明史》,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3][10][11]文秉:《定陵注略》,钞本,1932年版,卷九。 [4][9]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第36页。 [5]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牧斋杂著…  相似文献   
3.
徐庾体是南北朝后期徐、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在声律方面,徐庾体诗人对永明时期的"四声八病"规则作合理的扬弃,基本探索出一条简单通用、平仄调配的诗联规律。近体声律格式到他们这里已初步成熟。在对仗方面,徐、庾父子崇尚排偶,并显示出新的特点:既字义相对,又平仄相对;善于工对,且能流水对、借对。唐代的近体诗,其对仗技术正是沿着徐庾体诗人拓展的道路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玄言诗研究始兴。二十余年学界对玄言诗的研究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很大分歧。玄言诗的定义作为研究的起点,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从而导致了玄言诗研究在分期、发展、流变及评价等各方面一系列的不同。如果把玄言诗“写什么”和“怎么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玄学思想方法来体悟玄理”的定义就显得准确而明快。按此定义划分,阮籍、嵇康的诗歌可以看作玄言诗,玄言诗产生于正始时期。另外,人们对郭璞的评价有很大不同。出现这种分歧,主要因为人们各自采纳南朝批评家们对玄言诗和郭璞的不同评价。千年前批评界的不同意见导致了现在学界的争议,本文亦对此现象进行反思,力图弄清楚刘勰、钟嵘等人对玄言诗和郭璞作出不同评价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郑子运  丁功谊 《求索》2010,(4):185-186,192
清代李商隐诗注大盛,导源于道源、钱龙惕的《玉溪生诗笺》,而该书的注解理论和实际都受到钱谦益《钱注杜诗》的影响,核心是以史证诗,对史实深入挖掘,为后来李商隐诗注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丁功谊 《求索》2011,(9):200-203
作为杨万里第一部诗集,《江湖集》收录了代表“诚斋体”的著名诗歌、诗论,诗歌体裁也是杨万里最常用的七绝和组诗。诚斋体的形成时间,应在杨万里中年之时。在继承前人和再建诗法的交融互通中,杨万里通过艰辛的探索和大量的创作,形成了适合自身性情和创作特点的诗学风格“诚斋体”。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降清后,他很清楚史书将真实记录自己不光彩的经历。如何面对历史,洗刷自己的政治污点,让后人理解自己怀明反清、以赎前愆的事迹,就成为钱谦益晚年要面对的问题。他采取了借诗明志、以诗存史的方法,通过隐语、自注、他注等各种著述策略,努力塑造一个遗民、志士的形象,以故国之思掩其失节之痛。这样,他的诗文中出现了作者本身与诗人形象相脱离的现象,这种创作现象并由此带来“诗与人未必能统一”、“诗史未必能互证”等深刻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丁功谊 《求索》2008,(8):192-194
天启、崇祯年间,云间派取法七子,在晚明影响颇大。而钱谦益坚决反对七子派,与云间派存在着很大分歧。在《答唐训导汝谔论文书》信中,钱谦益对七子派思想进行了严厉批驳。唐汝谔是华亭(云间)人,推崇七子,以博学知名。钱谦益这封信实际上就是对云间派取法七子的回答。同时,钱谦益与艾南英、娄坚等人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共同抨击七子之学。  相似文献   
9.
钱谦益与天启、崇祯年间社会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谦益的学术思想反映了明末清初复杂的社会思潮。本文以天启、崇祯年间为时间段,指出钱谦益是晚明社会思潮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经世致用、重返汉学、儒禅合流。儒禅合流与经世致用两种思想同时作用于钱谦益,使其呈现矛盾的两面,即在弘扬儒家教义的同时,也会抛弃名教信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迎降清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