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给政党执政和政府维稳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以网络诱发型、现实触发型和网内外联动型三种形式出现,其目的均不同程度地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及表达爱国热情。这些以现实性的公共事件生成网络舆论,以舆论制造为手段进行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建构性。因此,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将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规制"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新议题。  相似文献   
2.
行政独立在经历了政治控制行政阶段之后,到19世纪末期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提出,被放到了学科发展和政府运动的突出位置。整个20世纪,政策科学学派、新公共行政学派和新公共管理学派对行政独立的价值提出了强烈批判和挑战,但行政独立的学科范式地位始终没有动摇。对当代中国来说,在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要认识到其产生的特定土壤以及本身无法克服的一些局限性,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4.
政府主导的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舆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鼎沸局面。网络舆论作为第五种权力的最新形态,往往能够利用网络空间的相对自由和独立性,将解读的力度纵深化、讨论的范围扩大化、关注的焦点串联化,促使相关焦点问题通过合理合法、公开透明的渠道得到快速高效的解决。网络舆论的最佳形式在于让形形色色的持不同观点的人通过理性、客观和公允的交流探讨,分享经验,从而达到认清真相、揭示真理和科学发展的目的。因此,在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和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的双重转型背景下,开放便捷的网络舆论不仅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发挥更多建构性作用,而且还要通过扮演多种正面关键角色积极引导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与道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生成于网络诱发型公共事件、现实触发型公共事件及网内外联动型公共事件;传播议题聚焦于捍卫公民权利,追寻事件真相,拷问政府良心和责任,表达爱国热情等方面。在公共能量场视阈下,网中人和网络组织的动机和场内的能量具有交换上的自由性,具有不同意向性的政策话语在某一重复性的实践语境中为获取意义而相互交流与论争,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负效应较为明显。因此,一方面非常有必要从政治引导、法律强制、技术监管和道德约束四个维度采取多种措施构建一整套综合治理框架来规制网络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认识到政府无法回避的规制限度问题,政府寻求规制网络舆论限度的实质在于为自己的行为划定合理的边限,既保证社会公众的各项基本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又不至于导致社会失序与混乱。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果,推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嵩明县坚持把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实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