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宪政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一纯 《新视野》2002,(3):64-65
有观点认为:“依法治国,首要是依宪治国,即运用宪法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来治理国家。”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因为宪法是诸法之首,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高法,拥有至上地位和至高权威。我国1982年宪法自颁布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已先后三次受到修改,有关规范内容日臻完善。然而,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却很不如人意。因此,对于如何克服防碍宪法实施的障碍、解决宪法实施状况不良的难题,宪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踊跃探讨,提出了多种有益主张。从观念→思维→行动这一通常的行为逻辑出发,笔者认为,全民普遍养成宪政思维是宪…  相似文献   
2.
抽象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直接依据。然而,理论界对它的法律监督问题不够。本力图从司法监督的角度分析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监督的法理依据和现实需求,论述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的可靠性,并认为实行司法监督的可行性途径是充实检察监督和完善审判监督。就此作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赔偿责任与公务员法律责任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追究公务员职务行为的法律责任,是这两种责任之间密切联系的必然要求.国家赔偿责任与公务员法律责任衔接机制可以全面实现<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落实国家赔偿责任的完整环节,激活国家赔偿的相关制度,督促公务员恪守职责.应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国家赔偿委员会,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和追究公务员法律责任的事务,由赔偿请求人通过提起赔偿申请直接启动该委员会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4.
论法制道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法制道德化刘一纯在多元的道德与一元的法律并存的社会里,各种道德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这两大过程都有着程度深浅不同、作用正反各异的影响。其中,以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尤为深刻和积极。在某种意义上,法制可以说是法律化、制度化了的道德。对此,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建设必将大量涌现地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也必将大大增加行政权力被违法行使的几率。正确认识到省、市、区(县)、乡(镇)四级地方国家机关及其权力行为在宪法层面上的关系,是保障地方政府行为依法的思想基础;依循宪政要求而行使权力是保障其抽象行政行为合法的唯一思维导引。  相似文献   
6.
1982年12月4日颁布实施的我国现行宪法即将届满20周年。是中国宪法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换言之,是稳定性最强的一部宪法。本文试图从稳定性角度对这部宪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作为其2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民主权的间接性、宪法规范的概括性和权力的易被滥用性,以及现代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等原因的客观存在,政府违宪有其可能性基础。政府违宪常常引起宪法危机,是各种违宪行为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通过实行法治在事前防范违宪行为的发生,在事后追究违宪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培养宪政思维,或在现行宪法体制的框架内化解违宪行为,可以防范政府违宪。  相似文献   
8.
宪法应该具有稳定性,不论是中外法律学者还是非法学人士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宪法为什么应该具有稳定性?本文试对此作一些粗浅分析。 一、哲学依据 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内部部充满了矛盾,事物永远处于矛盾的运动当中,事物就是在矛盾的运动中得以存在和获得发展的。当前的矛盾解决  相似文献   
9.
论宪政思维     
有观点认为:“依法治国,首要是依宪治国,即运用宪法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来治理国家。”笔者对此十分赞同。因为宪法是诸法之首,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最高法,拥有至上地位和至高权威。我国1982年宪法自颁布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已先后二次受到修改,有关规范内容日臻完善。然而,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却很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10.
以监督法为主的人大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范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着因法律后果缺位导致强制力缺乏的情况。从立法角度看,将人大监督相关法律规范缺位的要素予以可行性的补足,是保障人大监督具有刚性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