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已成为衡量领导者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强化领导者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应对复杂局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司法警察类职业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举措,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是加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来抓,确保公民整体素质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专栏,并邀请了兵团党校部分教研人员撰写了有一定见解的稿件,供同志们在学习时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读者对此展开热烈的讨论,以期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改善民生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判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尺。在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发展中,围绕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业.通过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为改善民生提供有效的保障.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把握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提高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各级党委尤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能够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文化产业带来了直接的发展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软硬实力均衡的融合发展之路。以广东省为例,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刘国军 《今日中国论坛》2011,(5):46-47,50,51
法国、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军事打击。法国战斗机在利比亚叛军控制的城市班加西附近,向支持卡扎菲的利比亚政府军地面部队开火,打响军事干预利比亚的第一枪。随后,美英两国从位于地中海的军舰和潜艇上向利比亚发射了约110枚导弹,打击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和空军基地,"为禁飞区的设置扫清障碍"。在第一轮的空袭中,造成利比亚64人死亡,另有150人受伤。  相似文献   
8.
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是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更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分析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努力解决好政策选择和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和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关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成败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维护中央权威的思想,对于当前坚持改革方向、解决改革攻坚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国家统一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 ,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 ,这些是孙中山强调国家统一的主要原因。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四分五裂的祸根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 ,孙中山从外交、政治、经济及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阐述了他的思想主张和战略构想 ,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