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景军  吕学芳 《党史文苑》2008,(7):50-52,55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它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得以发展的,其理论体系经历了初步提出、正式形成、成熟以及继续发展四个时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邓小平文选》第171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有着自己的新的特点。探讨它,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十分鲜明的爱国主义的性质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建立各具不同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经济伦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决策性经济伦理原则所谓决策性经济伦理,就是指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决策性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利民原则,这是集体主义原则和以民为本原则在经济伦理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利民"和"利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利民原则要求任何一个经济实体在考虑经济发展思路时,既要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国家的利益,又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把维护国家的利益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利民原则,必须坚持以下具体行为准则:(1)效益原则,坚持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核心,把经济发展的速度、比…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进行分类,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进行分析;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促进产业结优化升级,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合理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5.
怎样解决民族地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沿用改革前实行的老做法不行,让农民一家一户继续分散经营也不行。怎么办?解决农村问题的答案只能在农村社会实践生活中去寻找。为此,我们对湘西自治州所辖的4个乡38个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实践证明,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农村村级经济,壮大村级经济的力量,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如何将本区域内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成为地方高校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