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南北东西信自飞,豪情洒处各生辉。千行百业宗一旨,但使今生愿不违。(二)庙僻香疏人自留,从来寒士笔风流。身囚冷凳心肠热,云锦文章一任收。党史工作感怀@吴忠才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20日,是广西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日葵逝世7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建党79周年之际,探讨黄日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对弘扬先烈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是很有意义的。 黄日葵,号宗阳,笔名一葵,野葵。1899年6月12日(农历端午节)生于广西桂平县城厢五里街兴隆坊(今县府街)一个书香人家①。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清朝举人、副举人、秀才,但都严守“读书不做官”的家训,回乡从事教育工作。父亲黄世勋,31岁还自费去日本留学,回来后在县中学任教,1917年去世…  相似文献   
3.
1919年5月4日我国发生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我国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五四运动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骨干,以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列...  相似文献   
4.
黄日葵,广西桂平县人,1899年6月12日生。1916年到日本留学,1918年5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压迫北洋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罢课回国。是年冬考入北京大学,后因故到1919年春才入北大读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李大钊领导下的革命运动。从现有的材料看,笔者认为,黄日葵应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下简称“北京小组”),1920年10月成立,1921年1月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后,北京大学单独成立支部。那末,黄日葵是否是北京小组的成员?抑或是…  相似文献   
5.
吴忠才 《传承》2001,(6):27-29
当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时候,自以为得计,几年之内,又侵占我华北,并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叫嚣数月内灭亡中国,气焰嚣张至极。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美梦最终破灭了。中国人民终于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的胜利。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初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因为现在中国有了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  相似文献   
6.
1929年12月1日和次年2月1日 ,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广西百色和龙州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以下称左右江起义) ,建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这是左右江地区各族人民的光荣 ,也是广西各族人民的光荣。本文拟从广西各族人民对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贡献以及对这两次起义应有的认识两个方面 ,作一探讨 ,以为研究这两次起义拓展视野 ,并为弘扬广西各族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广作宣传。(一)广西各族人民对左右江起义的贡献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 ,大革命时期 ,广西蓬勃发展的工农群众运动 ,为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7.
《柳州党史》是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刊物。多年来我陆续读了其中的一些,近来又较全面地看了一下,并向该室同志了解了一些情况,自己从中得到许多收获,也有一些感想。其中有几点是印象比较深的。  相似文献   
8.
革命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是左右江起义胜利的保证吴忠才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也是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一左右江起义的致胜之道。在纪念左右江起义65周年之际,从历史和现实来总结、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意...  相似文献   
9.
王英  ;吴忠才 《世纪桥》2014,(5):32-33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内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要采取在动态中正确认识自我,在交流互动中主动调试自我,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我,在善待中正确把握自我等教育方式,从而实现自我协调、身心协调、环境协调和心灵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地方党史工作二十多年了,说经验当然有一些,但教训也很多。现在归纳成十个问题,十个关系,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许会对同行们有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