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是对现实经济关系的反映。科学公平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认同感支持,培育公民社会,应把公平观纳入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体系中去。在促进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公平,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合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科学公平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认同感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社会转型的途径和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独立于政府、市场的治理方式,通过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协调、沟通政府与市场,沟通政府与公众,提供了一种社会转型的途径。同时,社会治理又是社会转型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唐爱芳 《理论月刊》2007,3(12):144-146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先前"只闻国家,不见社会"的政治模式现正逐步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转变,阳光政务、法治国家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都为公共领域的孕育和繁衍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公共领域的生成和提升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它完善了对政治权力的批判和监督功能,促进良性循环的政治稳定的形成,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和政治文化作为参照物,对建国初期的过渡型政治体制、后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五四宪法”制定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并在建国初期得到逐步实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搭建了公众与国家互动的平台,成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新型批判力量,但是并不能就此说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相互对立,它们都是朝着政治民主化的总目标前进的。网络舆论管理要遵循"重视潜舆论——导引显舆论——善后尾舆论"的原则,掌握舆论管理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网络舆论跟踪监管回应机制;提防舆论监督外衣下的"多数暴政"。  相似文献   
6.
清官情结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唐爱芳 《理论月刊》2003,(2):126-127
清官情结作为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它的产生有着深刻历史渊源。在当前,由于一系列现实原因,清官情结仍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但是,它的存在遏制了公民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侵袭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必须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