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又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那么,小康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况?如何正确理解小康社会?这已经成为摆在十几亿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小康社会从单一的经济范畴拓宽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范畴,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  相似文献   
2.
接受理论研究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当代中外文学、美学、哲学、伦理学和传播学等对各自领域接受的含义、特点、基本矛盾和人们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接受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运动特点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可概括为三种典型模式 :教育者中心模式、接受者中心模式和教育接受主体间共中心模式。通过比较分析 ,发现前两种模式都存在一些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倾向和不足 ,而后一种模式则是对前两者的辩证否定 ,具备前两者不曾具备的一些优势 ,体现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 ,重视发挥同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的作用 ,注重教育者中的思想交流、沟通和讨论等环节 ,必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朝着科学、求实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